冠冕唐皇
超小超大

0023 情新因意胜 (3-1)

李潼信手写来的这首绝句名为《雨晴》,是晚唐诗人王驾的作品。

王驾其人其诗,在后世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但并不意味着其人就没有水准。有唐一代,诗文名家数不胜数,被那些璀璨光辉所埋没的同样不在少数。

《二十四诗品》作者司空图,称赞王驾长于思与境偕,这一首《雨晴》便是代表作。这首诗以花为眼,以雨为变,生动写出雨打残花、蜂蝶弃顾的晚春园景,那种遗憾与可惜跃然字间。

李潼有感而发,写出王驾这一首诗作,除了扣合衰败园景的主题之外,还有一层感触那就是诗中所暗含人情冷暖的薄讥,有感而发。

以花喻人,蜂蝶便是熙熙攘攘的人情,他是一朵晚春残花,雨打凋零,人情过而不顾,如蜂蝶翩然飞去,或许是怀疑别人仍有繁花胜景。

但其实时局动荡,风雨飘摇,百花凋零是时令所致,人皆困此,美景难再,正如官婉儿戏言,夏蝉声噪,邻家也无春色。换一个说法那就是武周代唐已经是天时随播,时局中人莫能外都要受此影响。

文学作品之所以长久拥有生命力,在于那种能够普遍代入的情境。读诗咏词,言虽古人,但感触却产生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诗作或有优劣的分别,但人的感受还是普遍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判。

官婉儿评价这首诗形意仍散,李潼心里并不认同,但之所以不争辩,大抵还是出于一种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想法。

唐诗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人所知,内里又可细分许多门类,比如年代的初盛中晚唐,派别的宫体、边塞、田园等等,形式的古诗、律诗、绝句等。

唐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日常唱和交际的诗作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人立题立韵为首唱,其他人应和作诗。奉皇帝之命作诗称为应诏,武后履极之后因避讳其名“”而称应制,太子、皇后之命称应令,诸王之命则称应教。至于普通人,那就是和了。

官婉儿认为这一首《雨晴》诗形散失工,李潼并不感到意外。初唐时期宫体诗仍占主流,官婉儿的祖父官仪便是初唐宫体应制诗的翘楚,其人诗作甚至被命名为官体,是唐诗中第一个以人的姓氏所命名的诗歌风格,可见其人当时影响之大。

虽然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她的祖父官仪便被武则天干掉,但官体的影响仍然极大。家里有这样一位文豪长辈,官婉儿人生经历又主要集中在禁宫之中,其审美意趣倾向于此并不意外。

官体作为宫体诗中的翘楚代表,也将宫体诗注重雅致、形工、辞藻等特点发挥到极致。基于对形式美的追求,官仪总结六朝诗歌对偶,提出六对、八对的概念,又为律诗的最终成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若讲到官仪诗作的艺术生命力,也有一个很浅显的评判标准,后世有多少人能背诵他的诗?

官婉儿在后世以才名著称,特别在中宗一朝更号称称量天下诗才,但见识带来的局限性仍然不可忽略。

特别对于领略大唐诗歌盛况全貌的李潼而言,那真是要不客气的说一句,你和你的爷爷、包括你所称量的宋之问、沈期之流,全都是小弟弟!

多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见识不是白给的,不想跟你争辩,是怕你接不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文抄诗万篇,你说气不气人?

官婉儿并不知李潼心中已经将之归为小弟弟一类,她是真的喜欢这一首诗中情景交融的趣致,但也真的可惜字语浅白近陋、失于对称、平仄逆声的缺点。

不过这倒也符合永安王的情况,身为故太子李贤的儿子,才情肯定是有的,但本身却又乏于系统的培养训练,以至于才情汹涌、落笔失言,佳作难出。

至于此前经由她手转呈太后的那一首《慈乌诗》,官婉儿本身也不认为是李潼所作。

她倒是想借着点评这一首诗作之际,向永安王讲述一些作诗的技巧,以便日后情有所感,能够写出言工意整的雅致之作。不必强求才名惊艳,联绝之内吟卜韵辞,有这样一桩爱好,也能稍微排遣一下幽禁的苦闷。

冠冕唐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成亲就送特殊兵种 连载中
三国:成亲就送特殊兵种
风起扶摇
[[【A级签约作品:三国:成亲就送特殊兵种】穿越三国,激活最强兵种系统。只要成亲,就奖励特殊兵种。燕云十八骑、八百骠骑、五百飞虎军、一千兰陵军团、三千玄甲军、五千陌刀手、七千白袍军、八千背嵬军……白起的虎狼之师!霸王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百战穿甲兵、黄金火骑兵……历代精锐兵种,皆入麾下听从调遣,开局就杀的异族心惊胆寒、惶惶如丧家之犬!曹操:“苏宇麾下猛将何其多也!”袁绍:“世间贤臣良将,为何皆入你
11.1万字5个月前
穿越三国之开局一个碗 连载中
穿越三国之开局一个碗
地摊夕
惊! 现代宅男穿越三国竟然做出这种事? 手脚健全男子为何接头乞讨沦落两月之久? 出口成脏竟然惹众人赞叹? 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搬动巨石?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三国群雄:为何你如此之强? 某人:你知道什么叫做义务教育么?
52.2万字4个月前
1768戊子革命 连载中
1768戊子革命
0号机甲
乾隆三十三年,康乾盛世的巅峰。 这一年,乾隆启用傅恒经略西南,用兵缅甸。 这一年,两淮盐引案爆发,江南官场震动。 这一年,东南七省惊现妖术,人心浮动。 这一年,蛰伏在郧阳的白莲教已经蠢蠢欲动。 这一年,同样是泗州朱朝先起兵反清的一年。 “满虏占我中原已有百年,狗皇帝好大喜功残暴无德,我自是明太祖后裔,今番祭告天地,妄称奉天讨虏大将军,起兵讨满,复我中原!”
29.4万字4个月前
我是史上第一败家子 连载中
我是史上第一败家子
茶语论道
一场大醉过后, 居然一下子穿越到了异界, 顺便捡了一个超级有钱的老爹!? 既然如此,我要是不败家,岂不是天理难容?
131.0万字4个月前
大明有闲王 连载中
大明有闲王
桃木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 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 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 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 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
36.2万字4个月前
匡汉从西晋开始 连载中
匡汉从西晋开始
正版烛阴
这是最坏的时代。 晋朝堂奸佞当道,蛮夷横行中原。弯刀铁蹄所指。 这是最好的时代。 无数文人武将攀越仙山,破碎虚空,带来铁血与希望。 (本书世界纯属架空,历史考据党勿入)
4.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