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喃喃自语,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听到这种论调,确实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
“不错。”
陈暮点点头:“所有人都是汉人,不再像先秦时期,秦人赵人齐人韩人楚人一般地域分裂,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还有何算大事业?”
郭嘉又问。
陈暮道:“孔丘,管仲,李耳,韩非,墨翟,许行等诸家先哲,可谓大事业者。”
“哦?”
郭嘉不解:“他们又无一统天下,何来大事业?”
陈暮道:“你郭家小杜律,传自哪?”
“乃前汉建平侯杜公所创。”
郭嘉毫不犹豫地回答。
“建平侯所创的小杜律,又来自哪?”
“额......”
郭嘉一点就透,明白了陈暮的意思。
陈暮笑道:“正是他们,开创了礼仪,制定了法律,教会人们仁爱、道德、礼法,才让我们有了衣冠,有了传承,有了一代一代的文明,你说这算不算大事业?”
文明这个词出自《周易》,包括《尚书》也都有记载,指的是文德昌盛之意,所以在这里出现并没有什么不妥。
郭嘉点点头:“仔细一想,今日之世,确实多有受先秦百家之恩惠,若无他们,亦无秦汉。那除了这些先哲,还有何事可以谈是经天纬地之大事业呢?”
“李冰、王景。”
“他们?”
“怎么,觉得他们的功绩不足?”
“兴修水利也算吗?”
“我来问你,他们二人的功绩,是否惠及后世千百年?”
“应当是吧。”
“那你若是辅佐曹操一统天下,能惠及多少年?”
“若按子归兄所言,朝代更迭,大体也不过是少则三五十年,多则三四百年耳。”
“不错,若是这样,奉孝还觉得李冰、王景之功绩,不算大事业吗?”
陈暮反问。
李冰、王景一个修都江堰,一个修黄河,都是稳定千年,惠及后世的大工程。
特别是黄河,作为母亲河,这条大河不知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
若不是宋朝畏惧外敌,自掘坟墓,把黄河给挖了,王景治河惠及的就不止是八百年,可能后世新时代都还能继续稳定下去。
听到陈暮的话,郭嘉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因为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建造一个朝代,君臣努力多年,开创一份基业,结果按照历史循环,两三百年就没了,给后世造成的影响也有限。
而都江堰和黄河,却是一项几千年的工程,这份功绩将会永远流传。
正如后世虽然无数人骂隋炀帝是昏君,可不能否认的是,如果不是他开凿了大运河的话,那么古代南北交流,依旧会十分困难,绝对不会像唐朝以后那般便利。
看待问题要辩证的看,隋炀帝不是什么好皇帝不假,但大运河确实是一件好事也是真,是非功过得从各方面分析,不能一杆子打死。
“奉孝,这就是长远目光与短浅目光的区别呀。”
陈暮感叹道:“我看到的是未来千百年后,而你只争朝夕。只觉你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般心胸,没有百年之后,又如何能开创出万世基业,功绩永久留存?”
似乎被骂了?
郭嘉心里一边想着,一边似乎又找不到什么理由反驳,只能无奈道:“贤兄教训得是。”
陈暮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奉孝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曹操也是。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次要帮他吗?因为我真心地希望我们不是敌对,而是你们跟我一起开创出一份万世基业出来,让你们看看我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所以我才劝曹操悬崖勒马,要他不要在寻死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我对你们的唯一期盼,你回去后跟曹操好好说,不要屠城。将来若是在战场上相遇,被我打败之后,就跟着我一起吧,我会让你们看到那一片崭新的世界啊!”
郭嘉一时无语。
三国之谋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