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超小超大

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 (2-1)

八万粮草,加上一个兖州,足以换取曹操的支持了。

其实不需要八万粮草,只需要兖州,曹操说不准也会同意,因为他要物资的原因,就是想扩充兵力,将整个兖州拿下。

现在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夺得,且还能解决一些心腹大患,曹操何乐而不为?

至于如今的冀州变成了曹操的好友袁绍当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因为现在冀州与青州的冲突,也符合曹操的利益。

就跟历史上袁绍和公孙瓒的冲突一样,只要他们无暇南顾,让曹操可以在夹缝中发展起来,一切都好说。

所以不管冀州谁当政,都不会破坏曹操现在的举动。不能因为冀州如今到了袁绍手里,他就一定要顾忌朋友的情谊,妨碍自己的壮大。

更何况现在的冀州也确实过于强盛了一些,十年没有遭受过内乱,州富民强,人口几乎是青州幽州以及洛阳的总和,耕地面积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都要比三地强盛。

因此稍微削弱一下冀州,让刘备集团与袁绍集团保持一个平衡之势,这也算是他作为夹在其中的第三方弱者最需要的事情。

看完了这封信之后,曹操沉吟片刻,对曹仁说道:“子孝,帮我取纸笔来。”

曹仁随口问道:“是给那陈子归回信吗?”

“不是。”

曹操目光深邃,眼眸中闪烁出淡淡的一丝惆怅:“是给张孟卓写一封信。”

张孟卓?

背叛曹操投靠了王芬的张邈?

曹仁不解,和他还有什么好说的,明明在讨董的时候,张邈还对大兄鼎力支持,结果讨董之后,态度就冷淡了,现在又背叛了曹操,其罪当诛。

然而曹仁正准备问为什么要给张邈写信的时候,却看到几名谋士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既不规劝也不说话。

一时间曹仁一头雾水,就只好转身出去,拿笔墨纸砚去了。

“这张邈,内心很脆弱呀。”

等曹仁走后,程昱才摇摇头:“不过是一点小事,反应就过于偏激了些。”

“仲德先生,话不能这么说。”

郭嘉却笑着反驳道:“昔日魏王与更羸处京台之下,更羸以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奇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非吾射可至此,因此孽鸟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更羸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若一个人长期处于惶恐难安,飘零凄惨的境地,内心必然会十分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便如这惊弓之鸟,被弓弦声一吓,从空中陨落。张孟卓便是如此,整日惶恐不安,若此孽鸟一般,挣扎坠地。因而反应偏激,倒也寻常。”

作为心理学大师,郭嘉反而能理解张邈的心情。

简单来说,就是心里素质比较差,缺乏安全感。张邈与袁绍发生矛盾,袁绍让曹操去杀他,虽然曹操没有这么做,可也没有痛斥袁绍,依旧和袁绍做朋友。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和另外一个想要杀你的人也是好朋友,他们每天谈笑风生,像是浑然没有这件事一样。

你作为当事人,看着他们关系这么好,心里害不害怕?

就跟淝水之战后的苻坚那种草木皆兵的心理一样,张邈当然会十分恐惧,再加上这种误会持续加深,一直没有得到缓解,最终因为王芬向张邈投出了橄榄枝而爆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戏贤想了想道:“张孟卓为八厨,早年受党锢之祸,遭朝廷通缉追捕,如元节公一般四处逃窜,恐怕便是那段时间,造成了张孟卓久失群,心有故疮痛。后来讨董之时,袁绍曾经让明公杀死张孟卓,明公虽并未如袁绍之意,却也令张孟卓惊恐难安,因而久忧心俱,故叛投王芬,以求心安。”

曹操沉吟道:“原来如此,此事皆我之过也,不该一直没有体会到孟卓的心情,若我能多去一些书信安慰,或许就不会这样。”

三国之谋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第一重装 连载中
第一重装
汉唐风月1
璀璨的星河中,守护家和民族希望的身影,从未因为炮火的肆虐而退却。
219.1万字5个月前
谍海谍中谍 连载中
谍海谍中谍
石剑
特种兵李华穿越到1937年的铁血沙场上,眼睛成了扫描仪,脑子成了储存器。他超凡的视力、极佳的听力、先知先觉,让他成为敌谍最为头疼的对手!
43.7万字5个月前
大明莽夫 连载中
大明莽夫
大眼小金鱼
张昊拧着两个铜锤:“皇上,这个不是好人,你交给我,我锤死他!” 严嵩跪在地上,大声的喊道:“张蛮子,我是好人!” 嘉靖也是着急的拉住了张昊:“张蛮子,别着急,去,去后面睡觉去!”
205.6万字4个月前
葬唐孤王 连载中
葬唐孤王
流连山竹
唐晚期,牛李朋党相争,宦官当政,藩镇割据; 李炎突然到来,成了未来的三武灭佛皇帝——唐武宗; 且看李炎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步步为营; 又如何控宦官,斗朝官,平藩镇。
69.1万字4个月前
我真是大昏君 连载中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天启二年,天刚蒙蒙亮,睡得正香的天启皇帝便被唤醒。一声霸气侧漏的怒吼“滚蛋”,吓得宫女太监俱是面如土色,跪地不起。 能不能让老子睡个好觉?
173.7万字4个月前
大唐称心 连载中
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带着系统从末世回到大唐贞观八年,罗逸发现自己成为了那个有名的“称心”,而太子李承乾看着他的眼神总有些不对劲…… 人生苦短,等不来沧海桑田。这一世从改变大唐开始,希望能够给经历末世的未来带来更多连锁反应…… “俱是人间称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但愿我的大唐生涯能称心如意。” (图一乐,经不起考究,勿杠)
58.8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