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超小超大

第六十章 何进之死(二合一) (5-3)

执掌内宫宿卫的都尉郎将连忙出来迎接:“大将军。”

“虎符在此。”

何进掏出虎符。

都尉郎将勘验过后,小心翼翼递上去:“大将军有何吩咐?”

“尔等西宫宿卫,全部去北宫值守。”

何进说道。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考虑,天子跟太后住在南宫,把西宫宿卫调去北宫,那南宫就彻底掌握在虎贲军与羽林卫手中,到时候天子跟太后为什么还要去东宫?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都尉郎将领命而去,西宫宿卫全部撤往了北宫。许凉的虎贲军接管了西宫,自此嘉德门内,包括天子寝宫、太后寝宫,都归何进的宿卫管辖。

宦官们得知消息,匆匆忙忙去找何太后禀报。何太后听到这个事情,勃然大怒,召何进来长秋宫,指责了一番。

但面对何太后的指责,何进根本不为所动,坚持已见,二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刘辩毕竟是何太后的亲生儿子,她怕的是自己那同父异母的兄长要学王莽梁冀,真当了权臣,那他们母子俩的日子可不好过。

所以何太后不希望看到何进只手遮天,希望能够扶持宦官与何进抗衡。

可惜现在何进大权在握,何太后也没什么法子。

虽然与太后不欢而散,但何进并没有出宫,而去了崇德殿议事。

是关于董卓跟刘备的事情,他想找朝臣商量一下主意。

家里那些幕僚满脑子都是诛杀宦官,却不知道,何进自己也是顾虑重重。

一来跟宦官纠葛太深,不好处理。二来真杀了宦官,何太后恐怕就不止是生气,而是会彻底与他闹掰。

这是何进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他自然不能去找那些整日喊打喊杀,书生气太浓的幕僚们,找那些权术和政治头脑相对合格的朝廷官僚们,就靠谱得多。

三公府就在东宫一侧,只片刻功夫,三公九卿就齐聚崇德殿。何进高坐主位之上,向诸位朝臣询问意见。

政治方面的事情就由政治手段来解决。

很快几位大臣就提供了几个方案,比如现在既然大将军已经掌控了皇宫所有兵权,那完全可以直接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发矫诏,让董卓跟刘备退军。

大臣们现在也都知道刘备是个愣头青,如果刘备听命,董卓不听命,那也有法子,就是以太皇太后和天子名义,让刘备去对付董卓。

要是刘备不听命的话,同样也可以拉拢董卓去对付刘备。反正在政治权衡方面,平衡之道与合纵连横,多的是办法,何进听取了一些意见,觉得一些方案可行,便记下来,准备明天让黄门令去以太皇太后和天子名义写诏书。

又聊了一会儿,已经接近日落,也就是傍晚六七点钟,太阳还未下山,这才散了今日朝议。

何进跨出崇德殿大门,略微眯起眼睛,他看到远方夕阳还未落下,天边挂满绚丽的霞彩,火红的火烧云像是将整个西方的天空烧得彤红,宛如血一般的颜色。

今天倒是个好天气。

何进心里想着。

正在此时,一个小黄门匆匆而来,忙不迭跪下磕头道:“太后请大将军去。”

太后又叫我过去?

何进觉得应该是自己那妹妹要么是余怒未消,不依不饶,要么是已经消气,跟自己商量一下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样,太后的命令他还是得听,至于具体什么事,具体再看吧。

想到这里,何进点点头:“走。”

上了马车,车子缓缓向着嘉德门驶去,虽然崇德殿后面就是嘉德门,无奈洛阳宫殿实在太大,穿过嘉德门再去长秋宫还有数百丈的距离,接近1公里,确实得坐马车。

到了嘉德门,按照规矩,何进的护卫都被要求交出武器。

其实何进的护卫能够带兵器入宫就已经是坏了规矩,正常来说,在外宫的司马门他们就得下武器,而且没有诏令,这些护卫本身就不应该入宫,现在不仅跟着何进进来,还带着武器,那几乎是僭越。

三国之谋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边防黑连 连载中
边防黑连
玉叶留青
流玉穿越到一个叫蓝星的星球,星球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虫洞,无数外星文明对地球虎视眈眈。流玉穿越后拥有观测暗能量的能力,可以从底层打击各种已知物质,他和边防黑连的战士们一起出击,让外星文明防不胜防。真以为我种花家只会种花?敢来我们种花家撒野,就别怪我去你家种花!
28.8万字5个月前
抗战第一狙击手 连载中
抗战第一狙击手
猴先生
手握一把毛瑟98K,且看原西南军区暗影特种大队王牌狙击手胡匪如何利用一个兵王的军事素质猎杀鬼子兵,让鬼子无处可逃!
90.4万字5个月前
机枪手伍猛 连载中
机枪手伍猛
飞山公子
世界不太平,域外之国战火延烧,民不聊生。政府军、反政府军、地方民兵、民族独立军和雇佣兵在战地发生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战斗。 和平,在枪林弹雨中从来看不到希望。谁能真正消除战火,让渴望安宁的眼睛不再看到生命的恐惧……
11.5万字5个月前
反清1850 连载中
反清1850
江边的三胖
大清道光三十年。 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起义风起云涌。 国祚已经206年的大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 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朱元鸿一脚将大清踹进深渊,向全世界宣告: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明天。
54.7万字4个月前
背枪者 连载中
背枪者
宵瑶九洲
1850,洪杨革命,皖北农村,捻子盛行。民间有所谓背枪者,善于使用长枪,一发可达三四百步,准头犹过穿杨之箭。 黄大道随父读书经商,不幸陷于捻匪。从此,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不得不面对极度非凡复杂的乡村社会。 在匪巢中,黄大道学得使用长枪,亲历捻匪打梢行动,最终投入轰轰烈烈的晚清农民运动。
9.9万字4个月前
明末一把刀 连载中
明末一把刀
三世枕上书
公元1620,杨天穿了,穿到汉文明将要陷入三百年黑暗时期的混乱时代,一开始他只想活下去,可这狗日的世道不让他好好活,人多少是自私的,他得好好活下去,慢慢的,他有了野心,鞑子,建奴,补药碧莲的岛国,不破不立,烂到根子里的朝堂,且看他如何持着手中刀,斩灭一切魑魑魅魅,让我汉文明继续耸立在世界之巅。 作者:一个努力生活的现代普通人,放到不同的环境,是会变得不一样的。
56.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