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却皱着眉头,冷静的分析道:“河东盛产石炭,可以说咱们整个大宋,超过五成的石炭都是出自河东,而根据青鸟这大半年来的调查,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如今整个河东路,超过七成的石炭都被靖安侯府握在手里。”
“朝廷共有禁军八十余万,各地的厢军乡勇兵丁亦不在少数,朝廷每年在兵器甲胄的修缮打制上所花费的银钱,便是以数十万计。”
“而冶炼铜铁,打造兵器,都和石炭离不开关系。”
说着明兰忽然抬眼望着徐章,接着道:“官人麾下的火器营,火炮的铸造,更是离不开石炭。”
“既是太后大娘娘的外家,又镇守河东,手握重兵,手里头还把持着整个河东将近七成的石炭供应,咱们的这个敌人,可远比以前咱们遇上的任何一个都要强大。”
明兰虽久居长安,却并未闭目塞耳,不闻外界之事。
相反,自从去岁知晓自家和曹家有了嫌隙,生了龌龊,被曹家的人盯上之后,明兰就开始重点关注曹家方面的消息。
徐章远在前线,忙着和吐蕃人、西夏人打仗,家里的这点糟心事儿,明兰自然不会再拿去让徐章犯愁。
“靖安侯曹景烈,奉先帝之命镇守玉门关,至今已有二十余载,于河东禁军之中,威望甚隆。
而且曹氏一族当中,也不乏勤奋上进,前途璀璨的后辈。”
上有太后做靠山,下有庞大的财力支撑和人才储备,手里头又握的有实权。
莫说整个河东,就一个太原府,就被他们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
“咱们这回出来,是游玩散心的,这些糟心的破事儿,等回去了再想。”一时之间,徐章也没有什么好主意,索性便岔开话题,不去想他。
“咱们好不容易来一次终南山,可得好好的游玩一番,别因为其他那些糟心的事儿坏了好心情。”
虽然麻烦就在眼前,说的准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砸到自己头上,可徐章和明兰,都不是那种怨天尤人,期期艾艾的人。
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日子都是自己过得,为什么要把自己关在不开心的日子里呢?
在这一点上,夫妻俩除了奇的相似。
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小夫妻两对视一眼,相顾一笑。
······
河东路,太原府,靖安侯府之中。
自从西北战事胶着,曹国仁便带人马不停蹄的回了河东,相较于自家幼子的仇来说,曹国仁心中更在意,显然是整个靖安侯府的兴衰,是整个曹氏一族的未来。
靖安侯坐镇雁门,防备北方的辽人南下,可河东也有几个州府和西夏交界,如晋宁,麟州,府州,以及丰州。
皆是依托着长城关隘,西临西夏,建有堡寨无数,屯有大批兵马。
这次驰援银州的兵马,便是出自麟州和晋宁军。
“大爷,宫里来信了!”
管家送上一封没有落款,只在信封的封口处,蜡封之上有个小小印鉴的书信。
曹国仁接过书信,仔细看过那印鉴之后,这才将信封撕开,取出内里的信纸,打开仔细阅读起来。
“还有事儿?”看罢信后,看着老管家却仍旧矗立在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曹国仁不禁问道。
老管家略略躬身拱手行礼道:“启禀大爷,是有关玉公子的事儿!”
曹国仁顿时面色骤变,阴沉如水,目光深邃:“和玉哥儿有关?到底什么事儿?”
老管家道:“月前,咱们的人往蜀中送货返程之时,有个护卫生了病,行动不便,管事便做主让他留在蜀地养病,那护卫休养了十多日,病体痊愈,便寻了个商队,同他们一道北上。”
“不想这商队却在蜀地和陕西交界之地,遇上了一伙山贼,那护卫是个机灵的,竟然在山贼之中,看到了一个熟人!”
“什么熟人?”曹国仁皱着眉头问道,语气也愈发阴沉。
老管家继续说道:“那人正是玉公子身侧的护卫之一。”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