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超小超大

第三百九十三章 被刘琦小看的才女 (2-1)

刘琦很是随意的看了卢夫人一眼,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随意的撇了撇手,然后笑呵呵冲着卢夫人一点头,便走进了正院。

蔡琰与卢夫人打完招呼之后,亦是转身随同刘琦进了郡署的院落中。

文聘很识趣的去忙别的事了,而留在院落中的人则是只剩下了刘琦和蔡琰。

蔡琰此时的表情和适才送走卢夫人的时候完全不同,显得是一脸轻松,其状态犹如一只快乐的小百灵鸟,走路时都是蹦蹦跳跳的,看着很开心的模样。

刘琦不明白,这傻姑娘有什么可开心的。

和那姓卢的女人搭上关系,刘琦觉得有点是她的不幸。

平日里挺聪明一个姑娘,怎么关键时刻犯了糊涂?

少时,二人来到凉亭中,刘琦伸手请蔡琰坐下,蔡琰则是端庄在其对面而坐。

坐下之后,刘琦筹措了一下词汇,然后方对蔡琰道:“蔡大家,你今日之举,刘某感觉多少有些不妥。”

刘琦张口之后,蔡琰并无任何诧异。

她只是从旁边的小案上端起了一个盛水的方尊,她一边为刘琦斟水,一边笑道:“早就知道府君会这么说了。”

蔡琰的表现似乎有些超出刘琦的想象……

不对吧,这不是她应该有的回复吧?

她不是应该回复:“府君,蔡琰哪里做的不妥,还请指教?”

刘琦轻轻地挑了挑眉,眯起了眼睛。

却见蔡琰只是将盛水的羽觞轻轻地推到了他的面前,道:“府君忙了一天了,喝些水解解渴吧。”

刘琦无奈地道:“有些事不说的明白些,喝什么都是苦的。”

蔡琰闻言先是一愣,接着掩嘴笑道:“想不到堂堂的刘府君,护君联盟中的年轻俊杰,竟然也会耍小性子,还是对我这么一个女流之辈。”

刘琦一挑眉道:“我有么?”

“就琰儿看,不但是有,而且还很多。”

刘琦一听顿时愣了——琰儿?

蔡琰一时嘴快,说完之后也是楞了一愣。

然后,便见她的脸颊瞬息间红了,但接下来却依旧没有改口。

她轻咳一声道:“刘府君所担忧的,不过是卢氏乃天师教中的重要人物,可谓一言九鼎,同时她又是善于谄媚阿谀,精于世道之人,恐我经验浅,为其所利用反不自知,是么?”

刘琦听了这话,颇为诧然。

原来她能看的明白……而且还是明白的紧。

“说句实话,确实是……这卢夫人所经历的风浪,要远远超越于你,甚至超越于我,可谓是天下一等一的老狐狸,这样的人物我生怕你被她卖了,反而去替她数钱。”刘琦很是认真地道。

蔡琰却一点都不着急:“既然卢氏有这般城府,府君恐琰儿被其利用了……那为何府君却不限制她,反倒是任凭她能够在南郑城中自由来去?”

“这个么……”刘琦略微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应不应该和蔡琰谈这么深。

却听蔡琰笑道:“因为府君知道,天师教和荆州之间,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利用,只不过对于能不能拿住卢氏,没有把握……其实卢氏对于府君,也是这种想法,不然她今日就不会找上门来。”

刘琦心中暗惊。

顿了顿,蔡琰又道:“那府君难道不觉得,琰儿与卢氏之间的交往,就不是相辅相成,彼此互相成就呢?而且有这一层关系在,今后府君和天师教之间,想来就会有过多的猜忌和隔阂了吧?”

刘琦手中的盏略微一晃,当中的水向外溅洒了出来。

蔡琰的这个人设,怎么跟他想象的有些不同呢?

不过刘琦很快释然。

蔡邕身为当世大儒,饱读万册经卷,其女更是见多识广,又聪慧懂事。

聪明的人,不可能只是聪明那么简单,那份心智和情商,也必然都是上佳的……不然就不可能算是聪明人。

听蔡琰适才话中所言,她似乎是有想反利用卢夫人的意思?

刘琦抬头上下打量着蔡琰,目光中颇多揣度。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苟秦 连载中
苟秦
芈黍离
后赵末年,群雄争霸,北国大地迎来一轮不可避免的大洗牌,八百里秦川沃野间,再度崛起一个名为“秦”的王朝。
73.6万字5个月前
唐人的餐桌 连载中
唐人的餐桌
孑与2
过往作品《唐砖》《大宋的智慧》《银狐》《汉乡》《明天下》《我不是野人》本本经典,欢迎阅读。 天下人,天下事,都不过是我大唐人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 虽然原始的食材便具有食物原始的风情,云初还是认为,最美味的食物还是需要经过分割,烹调,处置,最后端上桌的食物才是最符合大唐人肠胃的食物。 清蒸,红烧,爆炒,炖煮……天下有多少事,庖厨便有多少种烹调手段。 不论是高句丽,突厥,吐蕃,吐谷浑,薛延陀,铁勒…
25.4万字4个月前
执燕 连载中
执燕
固桑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大而弱的现状,导致它“有所附则无不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燕昭王筑黄金台而广招天下贤士。 他,重生战国,化身燕国的公子成,决心强燕而弱齐,让燕国替代秦国统一天下。 在乐毅伐齐的前夕,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开始……
6.1万字4个月前
我绝不当皇帝 连载中
我绝不当皇帝
黑店大掌柜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 艾玛,真香啊!
101.4万字4个月前
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 连载中
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
大汉校尉
17世纪中期,南明危急,穿越郑成功,带着工业系统力挽狂澜,恢复华夏。蒸汽机轰鸣、发电机照耀万古,开启东方大航海时代。
17.8万字4个月前
大明庸医 连载中
大明庸医
神农教主
泰昌元年,延绵存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登基不过只一个来月的泰昌帝朱常洛,服下两枚来历不明的红丸仙丹后,两腿一蹬,嗝屁了。 年方十六的朱由校,懵懵懂懂地接过死鬼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经过一番焦头烂额的励精图治,豁然开朗的他一头扎进木匠的工艺世界里无法自拔。 而此时在京城南边的一条小巷子里,一代名医张守恒的独子张丰益,正守着老爹遗留下的小医馆成天瞎鼓捣…… 满嘴嚷嚷着“做庸医
5.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