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臣
超小超大

第582章、细微处 (2-1)

李简入魏国,最早见到的官僚就是司马懿。

其通行关隘与入关东各地的文书,亦是司马懿授意他人办理的。

那时,通过其言行,司马懿便有过怀疑,觉得李简乃是汉军的奸细,入魏国乃是如隐蕃般所谋极大!

在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思之下,他也遣人暗中监视着李简。

待到天子曹叡让他次子司马昭刻意与李简结交后,事关家门子嗣之后,他让人对李简的监视就更加密切了。

是故,当李简在邺城被抓捕后,他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更知道彼被抓捕的罪名,绝非如夏侯玄所搪塞的“在魏武高陵有不端之举”。

不过在当时,他并没有觉得此事会牵连到自己的次子。

相反,他还有了释怀的心思。

自家的次子,终于不用与李简牵扯在一起了。

终于可以摆脱这种是非了!

然而,后续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在关中决战的前夕,天子曹叡竟亲自赶回去邺城不说;就连将此事定论之时,曹叡竟也没有依律对自己次子司马昭追责!

就连半句口头的训示,都不曾有之!

宦海沉浮多年、曾被多疑酷虐的魏武曹操见重、参与过“魏夺嫡”且从中获利的他,那还能嗅不出其中必有蹊跷?

是的,令他自危的因素,就是天子曹叡没有对司马昭追责!

或是说,这种心态令人弗解。

有不轨之行的李简被诛,而自家次子没有被牵连、没有被天子追责,岂不是好事?

岂非他圣卷正隆的体现?

何来自危之说!

但若是站在司马懿的角度出发,次子司马昭没有被追责,就是曹叡在欲盖弥彰、正是心有芥蒂的体现。

想想就明白了。

此些年在曹叡的授意下,司马昭与李简交情莫逆、犹如手足,各自不止一次盛赞彼此、相互扬名。

依着常理而言,李简如今被诛了,曾极力推崇李简的司马昭就应依律连坐!

不管免职罚俸也好,以言申责亦罢,必须要有所惩戒。盖因只有惩戒了,此事才会真正的过去了,日后任谁都不能复提此事对司马昭攻讦了。

但曹叡没有这么做。

仅是这一点蛛丝马迹,便能让司马懿心有所悟。

李简所犯之事必然很大,且他次子司马昭也在此事中牵扯得很深,而曹叡之所以没有追责,则是因为对他有了戒心与怀疑,不敢在关中决战之际节外生枝.......

然也!

司马懿没有曹叡的不追责当作一番好意。

因为那是无稽之谈!

试问,依着朝廷法度将司马昭免职了,那又如何?

以河内温县司马氏的门楣家声,以他作为魏国三朝老臣、辅左重臣以及督领举国兵马大都督的身份,日后司马昭再复踏上仕途很难吗?

这种显而易见的仕途默契,为何天子曹叡选择视而不见呢?

为何没有对司马昭追责,将他将从此事中摘出去,反而是刻意留下了一个日后被人攻讦的把柄呢!

正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督领十余万步骑的司马懿,在生出被猜忌的自危心思后,为了自救亦不可免在决策战事时做出了些许变动。

抑或者说,他被迫有了孤注一掷的决绝。

是的,被迫无奈。

出任雍凉都督对阵逆蜀近十年了,魏国朝野对他的质疑声就没有休止过一天。

原本他以为天子曹叡懂他,能明了汉魏之间的胜负并非是单纯的人谋不如、能体谅他苦苦维持雍凉战线的殚精竭虑。

盖因曹叡与他一样备受朝野的质疑,与他处境相同。

然而,现今,他倏然发现,这份信任已然不复了。

或是说天子本就是称孤道寡之人,对手握重权的臣子有猜忌之心,乃是正常的帝王心术使然,不足为奇。

蜀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连载中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等一片花开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张武穿越了,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幸好觉醒了第一武将系统。一杆长枪在手,天下之大,无不可去处。既然文不能提笔定江山,那么武就要策马平天下。曹操:张武之勇,冠军天下。吕布:恨!生不逢时啊!既生布何生武?孔明:在绝对的武力下,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浮云,呜呼哀哉。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8万字5个月前
穿越到1931 连载中
穿越到1931
醉卧人生
热血战斗,保家卫国,誓死守护,傲骨无双铸军魂!
160.9万字5个月前
镇抚大秦 连载中
镇抚大秦
一两故事换酒钱
十世轮回,九世沉淀。最后一世,穿至大秦,在行将解脱跟生死间,明悟了周秦至清末,两千多年帝制的大变局真相。变革者何?变国家,变治式,变生计,变民众。变世间但凡能变者。就在嵇恒行将身亡之际,一道利落的声音,从秦渭水畔传来:“先生切莫一心求死,再给朕讲二两‘周秦间千古大变局’的故事。”
59.6万字4个月前
明朝打工皇帝 连载中
明朝打工皇帝
道格拉斯基
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木匠皇帝朱由校,你以为从此以后就能纵情声色为所欲为了吗? 大错特错!大明难道是我朱由校一个人的吗?不,大明是上百万宗室、文官、勋戚、豪绅们的,而我即使穿越了也是个打工人的命! 我是明朝的打工皇帝朱由校!
10.3万字4个月前
父亲的1986 连载中
父亲的1986
沽名学霸
“浦东就是上海啊!”——1986年,在开往沪市的火车上,穿越而来的傅方平对着火车上的赵大有说道。
6.4万字4个月前
爷爷带我去北宋 连载中
爷爷带我去北宋
初夏天玄澄清
三流画家邓嘉一觉醒来,穿越到了光怪陆离的北宋王朝。 中年发福的苏仙:“好侄孙,你还有别的画吗?” 小赌婆李清照:“我不服,再来一局!” 司马光:“小朋友,你家的稻种卖不卖呀?” “好兄弟,救我!”宋哲宗大呼小叫的躲到邓嘉身后。 西夏:“我们有铁鹞子,无坚不摧!” 北辽:“我们有皮室军,所向无敌!” 邓嘉默默地掏出一把巨大的蓝火加特林,弱弱的问道:“你俩刚才说什么?什么无敌?什么不摧?”
31.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