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不是陈式亲自南去,乃是此处打扫战场所获、掩埋敌我士卒尸身以免引发瘟疫,以及押解俘虏等战后事务,都离不开他。
不过,郑璞此举,亦有些瓜田李下之嫌:求陈式分兵,前去夺功...........
然,陈式却是无恼意。
相反,他当即扶起郑璞,慨然出声,“同是为国讨贼,子瑾何必言请邪!若辎重粮秣充足,我分兵马,以益子瑾兵,让子瑾先行!”
话落,顿了顿,又露齿而笑,“子瑾此去,无须忧后路。马太守今在毋敛县抚民,我令人急报之,半月之内,必然有兵马南下为后援。”
于追击中,陈式每日都遣人,与马忠互通消息。
亦得知,马忠已然安抚了鄨县、夜郎及且兰诸县,正率军驻扎在毋敛,以防朱褒折道东往,遁去荆州。
郑璞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称谢,“多谢将军!”
正如陈式所言,马忠得报朱褒授首后,并没有责怪陈式与郑璞的自作主张。
而是对二人,没有拘泥规矩纵失战机,赞赏有加!
便急遣千余兵卒前来归陈式调度,让其率军南下,传朱褒之首收复其余各县;自身则是督粮秣辎重,缓缓往句町县支援郑璞而去。
路途无话。
疾行十数日,领了一千兵卒的郑璞,于仲夏五月赶到了句町城。
让原本从溃兵归来得知朱褒已亡后,为去或留、战或降而争论不休的叛军,人心浮动。
如今的句町城内,叛军分为三部势力。
蜀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