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汉
超小超大

第二百一十二章 女诫 (3-1)

刘景将两封写好的信笺密封好,交给守在一旁的于征,让人快马加鞭,交到刘祝的手中。

于征拿着信笺出去后,室中仅剩下刘景一人,他起身再度来到背后的长沙郡地形城邑图下,目光不断在酃县和临湘之间来回巡视,心中默默思量着。

蔡瑁虽然算不上什么名将,但其麾下的荆州水军,可谓是当今最强盛的水军了,不管刘景在人前显得多么泰然自若,成竹在胸,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许忐忑。

在将自己关在室中一个多时辰,午后,刘景终于走出便坐,前往严肃的官舍,问询军资情况。

自从去年临湘遭到荆州军围困,刘景便第一时间派人接管了耒阳铁官,中间虽有许多波折,但在耒阳令桓彝及铁官令黄桥的帮助下,最终还是达到了目的。

不仅耒阳铁官已全部落入其手,而且他在平阳、钟水二乡的冶坊,也是一再扩大,规模成倍增长,铁器产量已经颇为可观。

刘景握有两大冶铁基地,每年单单襦铠一项,便可达到一千五百具以上,另外刀、矛、楯、矢……

毫不夸张的说,满足刘景麾下不满万人的军需,并不算什么难事。毕竟,以前仅耒阳铁官一处,就能够满足整个荆南的需求。

不过铁官历来是一个恐怖的吞金巨兽,每年无虑数千万钱。这个钱,以前由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共同承担,而今长沙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零陵也不想再出钱,就连桂阳,亦视其为负担。

目前这笔钱,刘景承担了大部分,没办法,他可以说是耒阳铁官的唯一受益人,他不出钱谁出钱?

以刘景的财力,恐怕支撑不了两年就要破产了,这还是将自家媳妇的嫁妆都算上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供应一军之需,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不奇怪。

这样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不管如何,刘景现在至少不必为急剧膨胀的大军军需发愁。钱财,在他眼里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况且,随着荆南地区的安宁被打破,陷入持久的动乱之中,钱财日后只会越来越贬值。

军需不乏,粮秣也还算充足,这多亏了刘景去年亲笔手书,说服了零陵、桂阳二郡,尤其是零陵郡,得以获得大批粮食。

随着张羡举三郡而叛,零陵、桂阳二郡所有非荆南系的长吏,不是解印绶去,便是被驱逐。眼下的零陵郡,主事者已然不再是太守,而是变成了以主簿刘巴为首的郡中诸大吏。

刘巴字子初,零陵郡烝阳县人,其祖父刘曜,官至苍梧太守,其父刘祥,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昔日讨伐国贼董卓时,其父刘祥素与孙坚同心,杀害南阳太守张咨,南阳士民由是怨恨刘祥,互相联合,举兵攻之,刘祥难以抵挡,最后战败身亡。

当时刘表初到荆州,与盘踞在南阳的袁术、孙坚不睦,自然也对刘祥极为敌视。等到刘祥败亡后,刘表便让人捉拿其子刘巴,欲将其处死,不过刘表最终没有下杀手,而是将其放归乡里。

刘巴返回零陵家乡,出仕郡府,先为计掾,后为主记、主簿,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零陵首屈一指的名士。

刘表为此深感后悔,数次征辟,甚至举其为茂才,而刘巴却对此不屑一顾,从不理会。

刘景前世便知道刘巴之名,诸葛亮曾言:“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这固然是诸葛亮谦逊之言,但也能从侧面说明刘巴的才能。

然而最令后世人记忆深刻的,并非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骄傲。赤壁之战后,刘备据有荆州,一时间荆楚英才莫不投其麾下,唯独刘巴不肯屈服,变异姓名,逃往交州,令刘备深以为恨。

后来刘巴辗转多年,仍旧没能逃脱刘备的“魔爪”。他自知不是刘备嫡系出身,因此变得格外低调,但他心中的骄傲依然不减半分,张飞敬慕其人,登门拜访,他却一言不发,以兵子视之。

对于刘巴的做法,刘景不予置评,不过他认为刘巴是一个心中怀着骄傲,而又有坚持的人。

当然了,刘景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在刘巴那里得到的待遇,和刘备、张飞一比,有若天壤之别。

举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旅途 连载中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旅途
潜夜随风
普通军迷江天,七刷士兵突击,意外穿越到士兵突击世界,从此走上一条特种兵之路 QQ书友群:1098895225
9.4万字5个月前
三国之吾乃贵公子 连载中
三国之吾乃贵公子
二月
[[【A级签约作品:三国之吾乃贵公子】深夜,美女,cosplay....经不住cos貂蝉的美女请求,张宇扫了美女提供的二维码,然后他就穿越了。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前的一年,光荣的成为了虎将张飞的侄子。家有良田百亩,桃园一座,家大业大,张宇成为了一名贵公子。作为贵公子,那自然要有贵公子的活法,妻妾成,携美游玩,飞卢逍遥天下,有事没事在点点科技树,收揽名士武将,然后让自己的属下去征战四方。“
9.9万字5个月前
我的大明天下无敌 连载中
我的大明天下无敌
云的朋友
大明洪熙元年 朱高炽走到喇叭前,清了清嗓子对着台下的满朝文武各方使节大声喊道~ 大家注意了,看着我 啊,这个日月之下,都是明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我们朱家的,你们该交税交税该搬走搬走啊! 我的话,这就说完了~再见
109.2万字4个月前
回到明朝做仁君 连载中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我万历皇帝,千古第一仁君。 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230.8万字4个月前
我是董卓之子 连载中
我是董卓之子
风漩
“董卓祸国大汉倾,王允暗施连环计!” 董杭穿越成为董卓之子,搅动风云,逐鹿天下!
146.6万字4个月前
寒门公子 连载中
寒门公子
尚书左仆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繁荣昌盛的大周王朝,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开始了新的征程,一个属于文人的时代。 “谁言寒门难出贵子?我卫烬,就是要打破这种规矩,让尔等高高在上的贵人向我低头!”
新书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