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汉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一章 吟诗 (2-2)

今孔明亦年十五,心怀豪情壮志,不让陈仲举专美于前。”

陈仲举即陈蕃,乃党人领袖,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其人志在澄清社稷,刚直不阿,敢于犯上,故天下赞曰:“不畏强御陈仲举。”

诸葛亮淡然而笑道:“大兄过誉了,陈太傅名重天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下何德何能,敢与之并论。”他敬佩陈蕃的个人操守,至于其他方面嘛,不提也罢。

并非他妄自尊大,陈蕃十五立志,而年八十余,身为宰辅,却仍旧思虑不周,行事不密,谋诛宦官失败,非但自己身死,更引发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导致汉室从此衰败。

是以陈蕃其人,狷狂寡虑,有名无实,诸葛亮不取也。

杜袭看着堂下的诸葛亮,品味其话中深意,继而望向上首的刘景,心中啧啧称奇,两人都是外谦而内傲之辈,难怪能在短短几日间结为至交,此便是性情相投耳。

刘景倒是一点不觉得意外,要知道诸葛亮从小就文比管仲、武比乐毅,立志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全才,区区老儒陈蕃,怎么可能被他看在眼里。

如今四人皆已吟完诗歌,只剩下刘景这个主人了,他端着酒杯站起,说道:“在下新作了一首诗,且为诸位试吟之。”

杜袭大笑道:“仲达,当日我可是亲眼目睹你创作了《劝农》,希望今日能见证一首不逊《劝农》,让天下人传颂的佳作。”

诸葛亮、桓彝,乃至刘瑍皆面露期待之色。

刘景微笑颔首,继而吟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杜袭不禁“咦”了一声,这首诗和《劝农》截然不同,《劝农》几乎每一段都有其出处,涉猎之广,遍及五经之论、兼顾百家之言,历史人物、典故,信手沾来,非满腹经纶者不能创作此诗。

而这首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却质如璞玉,短短四句,慨叹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一下就将杜袭、诸葛亮、刘瑍代入其中。就算没受过颠沛流离之苦的桓彝,亦感触颇深。

在感叹完人生之无常后,刘景目光与四人相继交汇,一字一句道:“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良朋。”

“好!”在座四人忍不住喝彩,这四句一出,基本就可以断言,此诗绝对是上佳之作,由于用语平直,简单易懂,又情感丰富,论传播可能还要超过《劝农》。

毕竟《劝农》入门门槛太高了,只有读书人才能真正看懂,对普通人极不友好。

刘景仰头饮下杯中之酒,缓缓结尾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最后四句,令整首诗立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闻者无不大受触动,就连一向通脱旷达的刘瑍,都难得露出认真的神情。

诸葛亮很喜欢这首诗,问道:“仲达,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尚未想好名字。”刘景摇了摇头,总不能还叫“杂诗其一”吧?

举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你们信我啊,我是卧底 连载中
特种兵:你们信我啊,我是卧底
我真的是个好人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你们信我啊,我是卧底】陈默穿越特种兵影视大融合世界成了一名想要回归光明的卧底。结果开局地狱难度!……银三角,陈默所率领势力驻扎地。歪歪斜斜靠在椅子上的陈默看着自己手底下的一**武装分子小弟,有些无奈的开口道:“我是卧底,你们真的要信我啊!”小弟们:“老大!别说了,您大名鼎鼎的阎罗要是卧底,那我们这些当小弟不全都是卧底啊!”陈默:“……”这年头说真话没人信,做人真难。“
10.6万字5个月前
军友之家俱乐部 连载中
军友之家俱乐部
金海笑
军友之家,退伍兵的第二个家。 看一群退伍兵,不舍军人情结、难忘使命驱使,不等不靠,白手起家,为历代退伍兵构筑精神家园、归属慰藉,开辟军人的另一个战场……
66.5万字5个月前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连载中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皎皎秦时月
家父秦始皇,天下岂有三十年之嫡长子乎?扶苏:“这日子,不造反根本没法过了!”
129.1万字4个月前
锦衣皇朝 连载中
锦衣皇朝
深蓝的国度
精英特工穿越古代皇朝,以智谋和手段扭转劣势,重组锦衣卫,保家卫国收复失地,成就至尊之位! 飞鱼服、绣春刀,纵马草原踏遍欧罗巴大陆,宝船横行、炮舰无敌、纵横四海,谱写锦衣卫征服海外大陆的历史!
12.8万字4个月前
儒雅随和小书生 连载中
儒雅随和小书生
轻尘衣悲茶
陈启呆呆地看着自己作为穿越者的金手指——满满当当的历史书,外加一仓库泡面? 老天爷,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版本不对啊! 说好的唐宋元明呢? 齐楚陈梁是什么鬼! 我要这泡面有何用?!
58.8万字4个月前
我的老子是崇祯 连载中
我的老子是崇祯
十步九歌
我的老子是崇祯,我是崇祯的儿子朱慈烺,现在的身份是明朝太子。 虽然有一个便宜老子还在撑着大明这艘船勉强不沉没,但我朱慈烺能坐以待毙吗?答案是:不能!
20.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