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是从嘉靖皇帝自幼就开始陪着的大伴,关系亲密不同于其他,所以问话可以比较随意。
嘉靖皇帝毫不在意的说:“只是以言相试而已。”随后又吩咐说:“你可以这样去告诉秦德威,免得他胡思乱想。”
次日,严嵩严阁老请了灵济宫道士来家里做祈福法事。
灵济宫作为京师三大道宫之一,还是很有排面的,如今正由一位来自江西龙虎山正一教的高士张永寿坐镇。
这位张永寿高士也是时常能进宫供奉,给皇帝讲道的的。同样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重,所以才能封在三大道宫之一的灵济宫。
严阁老这样的大人物做法事,灵济宫也不能怠慢了,张永寿亲自出面来到严府主持这场法事。
更别说都是江西老乡,张永寿自然愿意和严嵩亲近,而且严嵩十分会做人,平时没少笼络张永寿,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
不过到了严府后,法事都让徒子徒孙顶上了,张永寿却被严嵩请到了书房。
“阁老这是有什么吩咐?”张道长也不傻,直接问道。
严嵩没有直接说事,反而先感慨说:“当年邵国师堪称一代高人,然而却有点不公。
想那邵国师先是出身我们江西的龙虎山,然后才得到陛下信重,步步高升为国师。
但邵国师仙去之前,却无视了我们龙虎山的仙长们,反而举荐了陶仲文这个外人来接替,很让我不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龙虎山号称道教总坛,历代皆受皇帝敕封,出身龙虎山的大能看到陶仲文成了国师,心里不服的多了去了。
张永寿和严嵩十分熟络,所以也不遮掩什么,冷笑道:“我看那陶仲文现在就像是个说书先生,哪有我教的风范?”
严嵩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又对张永寿开口说:“夏首辅想请道长做一件事,但又与道长不熟悉,所以便委托我传个话。
我想来想去,这事能把陶仲文牵扯住,所以就答应了夏首辅,帮他恳请你助上一臂之力。”
张永寿闻言十分诧异,他和夏言素来没有交情,不知道夏言想干什么。
严嵩便道:“请你向陛下进言,尝试引进精通双修之法的女冠,用秘法催动陛下血脉疏通,或许能破解陛下龙困浅滩的境遇。”
这种事情只有专业的道士说出来,嘉靖皇帝才有可能相信。
张永寿抓住重点问道:“你们想推荐的女冠是谁?人在何处?”
严嵩也没必要瞒着,回答说:“陶仲文的孙女陶修玄,正在秦府家庙修行。”
张永寿也客观评论说:“这样举荐太生硬,太刻意,缺乏一个契机。”
严嵩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他被夏言催的没办法,不得不强行启动起来。
所以又请求道:“这只是一个草草的想法,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进言,举荐的后续怎么安排,怎么弄陶仲文,还要劳烦老仙长仔细斟酌。”
张永寿皱眉陷入了沉思,如何向嘉靖皇帝进言是个技术活,不是那么简单的。
正在此时,严嵩忽然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书信,他展开看了看后,忽然就笑了。
“时运在我也!”严嵩对张永寿说:“皇上只怕有了废后的心思!
如果在这个时机向皇上进言,应该另行寻求精通双修的道侣为正宫,是不是更容易打动皇上?”
张永寿还是没有直接答应,反而盯着严嵩手里的书信,试探着询问道:“这是谁的传书?”
严嵩稍加犹疑后,如实答道:“是天子大伴黄锦!”
张永寿顿时恍然大悟,如果是黄锦说的,可信度就很高了。
另外他也是没想到,黄锦居然与严嵩有这样的关系,连宫里的机密事情都告知与严嵩!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严嵩的势力评价要调高一个等级了。
还是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昔年为了从张左等老一代兴王府从龙太监手里夺权,年轻的黄锦与秦太监秘密结盟,稳步发展。
大明小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