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超小超大

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 (3-1)

荀贞麾下诸将,凡过往有显著战功、又资历深厚者,多已在讨董前夕便被荀贞分别表为校尉,如许仲、荀成二人,更是当时被荀贞表为了“行中郎将”,现下乱世方至,荀贞可以说是刚开始“创业”,徐州尚且还没有能得,治下而今只有广陵一郡,故而却是不能再在“官职”上给诸将加以升擢了,官职既不能再加以升擢,那也就只能在宅、田、钱、货上给以赏赐了。

之前的黄巾之乱造成了广陵县不少的人口消亡,县中现有不少的宅院无人居住,颇多无主空宅,荀贞以郡府的名义下达命令,清空了郡府边儿上的一个“里”,命原本在此“里”中居住的民户悉数搬出,改迁到那些无主空宅中去住,并视他们改迁之地的远近程度,各给以一定的补偿,然后把这个空出来的“里”划为郡府所有,依照诸将的战功,分别将“里”中的宅院赐给他们。

an书巴,anshuba

在赵国、魏郡时,荀贞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而现下在广陵,却专门腾出一个“里”,用来安置军中诸将以及府吏,这却是出於两个缘故。

一个缘故是:在赵、魏时,天下尚未大乱,荀贞那时不确定赵、魏会否成为他起家的根本之地,所以就没想着给诸将及文吏在赵、魏安个家而今天下已乱,广陵明显已成为荀贞的起家之地,那么为使诸将及文吏能安心地跟他征伐,荀贞就需要给他们安个家。

再一个缘故是:出於和上个缘故一样的缘由,因在赵、魏时天下尚未大乱,所以诸将及文吏多也没有在赵、魏安家的念头,多是单身一人跟着荀贞的,而现下不然,天下已乱,诸将及文吏,不管他们再勇猛、又或再多智,从根本上来说,也都是“家庭”的一员,肯定也都会念及自己家人的安危,因而陆陆续续的,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家眷接到广陵了,这么一来,从个人需求方面来讲,荀贞也需要给他们安一个家。

两个缘故放在一起,“赐宅田”就是必须的了。

差不多用了多半个月的时间,选定的这个“里”被腾了出来,有功得被赐宅院的诸将及文吏们随之搬了进去。一时间,住到此一“里”中的尽是荀贞帐下的名臣猛将:如荀成、荀彧、荀攸、荀谌等诸荀,如许仲、辛瑷、赵云、刘备、张飞、关羽、刘邓、陈褒、陈到、陈午、文聘、江禽等诸将,包括甘宁、凌操、潘璋、姚颁等新晋诸人也各得了一处宅院,又如戏志才、陈群、程嘉、姚昇、宣康、徐卓、郭嘉、栾固、陈仪等文士,亦带着家眷搬入了此“里”居住,有了住宅,还没把家眷接到广陵的那些人也各自遣人,分别去故乡接家眷过来了。

这些搬入此里中居住的人,几乎就是荀贞帐下现有之高级军官、高级文臣的全部,每日间出入里门的尽是甲衣、高冠,顿时便成为了整个广陵郡、乃至整个徐州最为瞩目的一个地方。

此里本有名称,而自戏志才、荀成等搬入后,因出入里中的皆是荀贞左右宿将重臣之故,而渐得了一个别名,为广陵人呼为“冠盖里”,随着“冠盖里”这个名字的传开,此里的本名反而被人遗忘,无人再叫了。

赐了宅院,荀贞又分赐给有功将士田地,所赐之田多是广陵县周边的膏腴美地。

赐宅、赐田,这看起来只是单纯的论功行赏,可细细考量之,荀贞这么做,主要却是出於政治上的因素:就像前文所述,荀贞是要把广陵、徐州当做起家之地的,而他帐下的诸将、文吏却多非广陵本地人,他们中有颍川人,有赵国人,有魏郡人,有东郡人,有南阳人,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在广陵的实在不多,那么为使他们安下心来,就需得让他们有一种“后顾无忧”的踏实的感觉,只有有了这个感觉,他们才会踏踏实实地跟着荀贞打天下,那怎么给他们这一种感觉?显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在广陵安个家。有了宅院、有了田地,家眷都在身边,这不就是有“家”在广陵了么?有家在此,他们就会踏实、安心下来了。

宅、田赐了,荀贞又按诸将功劳,分别赐给了钱财、缣帛。

这整个的赏赐过程,用了一个多月才算告终。

奖赏过诸将的战功后,荀贞紧接着,回到广陵的第二件事就是裁撤部曲。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第一重装 连载中
第一重装
汉唐风月1
璀璨的星河中,守护家和民族希望的身影,从未因为炮火的肆虐而退却。
219.1万字6个月前
唐朝之最狂将门 连载中
唐朝之最狂将门
梅三白
[[【A级签约作品:唐朝之最狂将门】三千部曲尽是铁甲精兵,军旗指处必被踏成齑粉,唐军到处,寸草不生,万邦诚服。东突厥,高句丽,薛延陀,吐蕃……我唐让你存你才可以存,我唐让你亡,你就必须亡!!!因为有实力,所以才能狂,国家如此,将亦如此。段鹏就是这样的将领,也只有他才能以超然的身份和地位面对一众青史留名的悍将谋臣。程知节,长点出息行不行,每次打不过我就耍赖不给钱,信不信老子就像你抽你儿子一样抽你。
9.6万字6个月前
极品小夫君 连载中
极品小夫君
超级奶爸
现代职场小白领杨旭从跌落的小坑内爬出来时,发现已经身处异世,开局便到了一个小山寨里。 山寨里有大汉魁梧彪悍天生神力、有长者慵懒不堪醉卧而眠、有军师头脑灵活智计无双、有寨主清冷俏丽武艺不凡…… 小小山寨,大不简单。该怎么在这个貌似卧虎藏龙的小山寨里生存下去,成了摆在杨旭面前的首要问题……
35.7万字4个月前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连载中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混乱不堪
重生是原本是好事儿,可当重生到一个陌生的时代,却也让人觉得孤独和彷徨。 俆章重生了,可他连孤独和彷徨都来不及,在这个阶级分明,礼法森严的古代社会,经历过孤独的彷徨的俆章,对未来却有了期待。 娇妻美妾,左拥右抱,仆役如云,屋宅千倾········ 直到一只蒲扇大的巴掌拍在屁股上,把俆章从美梦中唤醒。 正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的俆章忽然发现,这个世界貌似有些不太对······
172.2万字4个月前
大明鸿图 连载中
大明鸿图
解剑玄
大明王朝末年,朝堂之内党争不断政事靡废,边境之处胡虏频侵杀民掠土。天灾频繁饥民四起。就连坐在重重殿阁之内的九五之尊,也像一个被绑在历史的祭坛之上,为了迎接新王朝而准备的祭品。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不可逆转。 如果此时,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能穿越到即将登基的崇祯身上,他能挽救这个垂死的帝国吗?他又会将这个老大帝国带向何方?
56.1万字4个月前
地主家的狗腿子 连载中
地主家的狗腿子
三天一小更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 “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 “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 “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 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 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 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
66.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