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超小超大

45 取天下唯造时势 图兵胜当行正奇 (3-1)

电脑坏了,修了半个多月,刚修好,今天开始正常更,这月还是至少三十更。

荀贞讶然问道:“伯槐,卿为何事求助?”

“林得家中信,林从父为河内王太守收系,举宗震怖,林实在无法,只能求到君侯这里,求君侯相助。”

原来是常林的从父被王匡给抓了。

荀贞心道:“伯槐是我的家丞,王公节不会不知,那伯槐的从父被他抓了,想来定是有缘由的。”因问道,“卿从父缘何被王太守收系?”

常林说道:“林从父家中有一徒客,因小事而触怒了林从父,林从父遂挞之,结果被县中诸生告之了王太守,王太守因将林从父收系。”

荀贞与荀攸、戏志才等对视一眼,皆觉错愕。

所谓徒客,也就是佃农、食客之类,触怒了东家,被东家打上几下,作为荀贞来说,他对常林从父的这个举动肯定是不赞成的,这是在仗家资欺人,可实事求是的说,确也不至於罪至被收系,因为当下本来就是一个存在“贵贱等级”的社会,身为东家,别说打几下佃农、食客,便是把人给打死了,触犯了国法,只要有钱有势也能遮掩过去。

可常林的从父却竟因此而被收治了。

常林家在河内也算一个大族了,不看常家的面子,荀贞的面子呢?常林可是荀贞的家丞。王匡也不看?

细想下王匡到任河内郡以来的各种政令、举措,他不看荀贞的面子也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奇怪。

为了给袁绍起兵筹措粮秣、钱饷,同时,也是为了镇压郡中的反对力量,树立威望,王匡这些时在河内着实抓了不少人。王匡年轻时就和蔡邕交情不错,其为人又有侠气,轻财乐施,所以在士人中颇有美名,尤其在正值热血年纪、仰慕大侠名士的年轻士人中很有威望,因此,他就以“诸生”,也就是在郡、县學校里读书的年轻儒士们为耳目,使之探伺郡中,无论士、吏、民,凡有过错者,一概收捕之,考以钱谷赎罪,稍有延期未缴的便灭其宗族,已经夷灭了好几个宗族了,常林的从父是正好撞在他的枪口上,也难怪常林的从父一被抓,他族中人便皆震怖,无有敢出头营救的。

常林是实在没有办法,这才不得不求到了荀贞这里。

荀贞心道:“王公节竟真有如此酷烈!”

当年在颍川,有人说荀贞是酷吏,和今之王匡相比,荀贞自叹不如。

荀贞对常林说道:“伯槐勿忧,我这就书信一封,立刻遣人快马赶去河内,面呈王太守。”

说着,他铺开纸墨,提笔给王匡写了一封信,信中内容大概是:今州郡起兵,诛天下之贼,顺应天时是也,河内表里山河、士众民殷,占北国地利是也,倘使能任用贤人,再得人和,则於诸路义军之中,王匡必能独占头筹,高立功名,常林从父素有清名於州郡,闻今以细过而被抓,恐王匡会失郡中人望,不利讨董,因窃以为不如放了他,以示恩德郡中。

书信写就,封了口,荀贞即叫人进来,命立即送去河内。

常林伏拜在地,再三致谢。

有了常林这一打断,等他退出去后,荀贞等便不再讨论董卓是否会退出洛阳,而改以议论当下的军事。

曹操曾在给荀贞的信中说,说酸枣的那些人不思出战,假以时日,用不了多久,必会因粮尽而散。荀贞、孙坚两部联军现在倒是暂时不愁粮秣,他俩先后从孔伷那里弄来了不少粮食,可是荀贞却也不能在颍川多留,孙坚还好,长沙太守已成了他的旧职,他而今是颍川太守,在颍川待多久都行,荀贞的本职却还是广陵太守,广陵远在颍川东边数百里外,徐州又不安稳,郡外有刺史陶谦阴伺,而荀贞任广陵太守这个职亦是去年才上任的,换言之,虽经过种种的努力措施,他在郡中尽管此时已算根基较稳,可却也不能长时间在外,身不在郡中的。

所以,主观上来说,荀贞是希望速战的,希望能快点把董卓这事儿搞定,该捞的好处捞到,该得的名望得到,然后他就可以赶紧回广陵,为下一步的群雄逐鹿做准备。

可是,客观上来讲,却是万难速战。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之驸马饶命 连载中
大唐之驸马饶命
梦醒千年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驸马饶命】穿越到大唐,李辰万万没想到自己还带着个系统,他只想发家致富,左拥右抱而已,可是没想到总有些人不安分。“陛下陛下,我们要参驸马一本,他哄抬物价,致使百姓深受其害,其心可诛!!”长孙无忌带着百官跪在太极殿外大喊道。“就是啊陛下,李辰不除,家国难安,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啊!!”魏征附议“父皇,您可要替儿臣做主啊!!”李泰哭天抢地的喊道。李二沉吟了片刻,眉头紧蹙却不发一言
9.4万字5个月前
大唐:我在贞观捡宝箱 连载中
大唐:我在贞观捡宝箱
急弹语音
[[【A级签约作品:大唐:我在贞观捡宝箱】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了李靖的侄子,获得了奇葩的宝箱系统。“叔父,麻烦你跟婶婶停一下,我拿个宝箱先”李靖:“???”“小萝莉,你等会再洗,把小pp挪一下。”长乐公主:“!!!”“陛下,这龙椅有点歪,哦,现在好了。”李世民:“.....”(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4万字5个月前
三国:街亭夺权,再振大汉雄风 连载中
三国:街亭夺权,再振大汉雄风
打灰小杜
魂穿三国,正值街亭之战。 马谡自以为是,执意远离水源,驻扎山上。 夺权马谡,守住街亭,保住第一次北伐战果,收复陇西。 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各种恶毒计谋频出,让人错以为贾诩重生。 对内劝谏诸葛亮大胆放权,减少劳累,延长寿命。 对外率领军队攻克雍凉,进攻重镇长安,还于旧都, 升任镇东将军,新帝曹叡,坏了,这小子冲我来的, 升任征南将军,江东杰瑞孙权,坏了,这是来镇我的。
4.9万字4个月前
我的姑母武则天 连载中
我的姑母武则天
云开观月明
大唐永徽二年,武媚从感业寺重回皇宫,成为皇后身边一名普通宫女,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此时武承运穿越而来,身为武家子弟,助姑母登极,是他不可违抗的使命……
9.2万字4个月前
明朝第一竖子 连载中
明朝第一竖子
佳人鱼玉
五百多年前,正是孝宗皇帝沥血中兴的年代。 然而城墙上的昙花一夜绽放,当太阳缓缓升起时,洒落无数晨曦,可在这耀眼的阳光下,掩盖了多少的亡魂尸骨。 我是大明锦衣卫,我天子亲卫军,更是行走于黑暗中的无情竖子。 我叫艾玉,公子如玉的艾玉……
13.0万字4个月前
云天子 连载中
云天子
酒丐
文王、武王推翻商朝之后,文王改天皇伏羲的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开创‘后天之道’,建立‘稷下学宫’,奠定了大周三千年统治的基础。 然天道轮回,大周因为商纣王好色无道,取而代之。 大周也因为周幽王好色无道而衰微。 各大诸侯国开始纷纷创立自己的教派,与衰落的‘稷下学宫’争锋。 秦国的‘天机阁’;平国的‘天工阁’;景国的‘天诛阁’;江国的‘药王阁’;还有祁国的‘剑阁’;宁国儒教的‘崖山书院’,惊艳了一千年
28.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