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超小超大

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 (3-2)

荀成凛然应诺。

伊阙诸关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只有百十里地,虽然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荀贞、孙坚等决定既不攻梁县、也不攻注城,而是要直接进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可一旦等到战事开始,坐镇此诸关中的胡轸却必能很快得到讯息,他如遣骑来救,确如荀贞所说,至多两天可到。

胡轸如果派出援兵,两天就可以到达,而因为董军精锐的缘故,荀贞现下却尚不能确定他需要多久才能把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给攻败,如果能在两天内,甚或是在一天内就能将之攻败,那当然是最好,可如果不能,就需得把胡轸可能会派来的援兵给考虑进去了。

荀贞又道:“梁县、注城附近的山谷中颇有蛮人居,今我与董营将战,这山谷中的蛮人亦不可不防,仲仁,你不但要戒备胡轸可能会派来的援骑,也要戒备战场左近山谷中的蛮人。”

伊阙以南多大山长谷,早在先秦时,这里的山谷中就多有蛮人聚居,直到现在也仍还有不少野人出没,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中,直到三国魏时,魏国还曾专门在注城西北百里外的陆浑城中置了一个防蛮都督,所防的,就是周围山谷中的那些蛮人、野人。

荀贞等将要与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大战,从常理而言之,这敌我万余精兵的鏖战,那山谷中的蛮人必是不敢来掺和的,可战胜则罢,万一落败,这蛮人见到机会却说不定会趁火打劫,袭击败军,所以,不止伊阙诸关中的董军,这山谷中的蛮人也需要防备。

荀成应诺。

荀贞又道:“董兵精悍,我与之战,胜败两可间,如我败,仲仁,你不需来救我,看好后路即可,是我可从容后撤即可。”

“诺。”

“我如胜,你也不可急麾军歼追,可待我军令,然后再诸部纷动。”

“诺。”

留给荀成、谢容、丁猛统带的那两万多人大多是新卒,新卒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打顺风仗,难打逆战,一个是没上过战场,平时操练得再熟,头回真刀实枪地与敌人血战,难免心慌,这一慌肯定就会出现各种的错误、漏洞,进而便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的阵型大乱,因了这两个特点,所以,荀贞交代荀成,叫他不管自己是胜还是败,都万万不可立刻带兵上阵,否则,如果荀贞败了,只会雪上加霜,而如果荀贞胜了,也很有可能反会因此而转胜为败。

荀成这回虽是肩负的留守军中之任,看似不用上阵,似乎很轻松,而其实他担负的责任并不比荀贞、孙坚、乐进的轻。荀贞三人只管在前杀敌就是,而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变局却都得由荀成来负责应对。

自早些年因得了荀贞“乱世将至,族中不可无人掌兵”的话后,荀成这些年虽然不再想转武职为文职的事了,也的确一直都是在踏踏实实地掌领兵马,颇得军心,可因其在此战中的责任重大,荀贞沉吟了下,又对荀彧说道:“文若,后日此战,你不必从我左右,与仲仁一道也留守军中吧,事如有变,你可佐助仲仁。”

荀彧知留守的任务重要,肃容应诺。

荀贞又交代荀成:“仲仁,文若性持重,此卿所素知之者也,倘有事变,你一定要多听文若的意见,万不可轻动,亦不可焦乱。切记:将之所慎者五,其四曰戒。”

“将之所慎者五”,这是战国时名将吴起所著兵书中的一句话,“五个需要慎重对待的”分别是“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五者之中的第四个“戒”,吴起讲得虽是战胜后的事情,可在战中、战败后也是适用的,简言之,就是为将者应该胜不骄、败不馁,一直保持冷静的理智和从容的态度。

荀成应诺。

这是荀贞头次将要与董军“大规模”交战,不但当面董军的数量远多於未出颍川郡时碰到的那支董骑,而且在“地利”上也调了个个儿,不再是荀贞占地利,而是董军成了“地主”,所以,也难怪他如此小心谨慎,事无巨细,再三交代叮嘱荀成。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罗马的涅槃 连载中
罗马的涅槃
周旋先生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沦陷,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城。中世纪由此结束。 然而,如果军区制被取消,如果十字军与威尼斯人没有洗劫君堡,如果瓦迪斯瓦夫能取得瓦尔纳的胜利,如果教宗国勒令基督世界回援摇摇欲坠的帝国,如果陛下能再抵挡一日撑到援军赶到…… 历史没有如果,但周恒,一个小小的现代人,带着无限可能,回到了风雨飘摇的帝国面前,罗马的荣光,能否被重塑?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新帝国元老院:8303
74.9万字4个月前
我是崇祯四皇子 连载中
我是崇祯四皇子
玉召
又名《甲申国难》,公元 1644年4月24日,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即将破紫禁城而入,崇祯皇帝开始布置后事,夜色中,细雨绵绵,崇祯皇帝自觉无力回天,于三月十九日上吊自尽,史称“甲申国难”。 然而在这一夜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悄然降临...... 我是崇祯皇四子? 这,这是大明朝?! 什么我老爸今晚要上吊!? 别啊!
57.2万字4个月前
明祀 连载中
明祀
南乡书生
太祖起于乞讨之中,手捧半片陶碗,芟夷宇内群凶,驱逐蒙元鞑虏,兴复华夏衣冠,克定皇明万世! 是夫长叹:“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秉政大明,牧守四方。 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外有夷狄侵扰不绝,如此局面,后世而来的朱厚熜,又该如何中兴明室?
40.8万字4个月前
南北朝的一千零一夜 连载中
南北朝的一千零一夜
搬砖的老王
南北朝时期的轻松三人生活,啥也不说了,就图个乐呵吧。
6.0万字4个月前
苍狼国度 连载中
苍狼国度
大漠鹰眼
漠北蛮荒,诸部林立,游牧武士快马弯刀,攻伐不休。 中夏之土,东海之国,城居之人辛勤劳作,缔造出灿烂文明。 乱世大幕拉开,星空斗转,群狼环伺,烽火连天,苍生苦矣。 在这乱世之间,却有那游牧少年,不得不身披甲胄,手持弯刀,去往那无数的残酷战场。 沧海桑田,世事沉浮,当少年慕然回首之时,却发现草原的鹰头权杖已然被自己握于手中。。。。
44.2万字4个月前
大唐从赘婿开始 连载中
大唐从赘婿开始
寒江晚楼
大唐元和八年,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半个世纪,唐宪宗李纯励精图治,国情好转,史称元和中兴。现代医学生徐明穿越回大唐,从赘婿开始,周旋于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中。 温情,亦或铁血...... 在这盛极反衰又回光返照的年代,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拉动整个历史的巨轮......
8.6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