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超小超大

44 董卓狼顾问英雄(中) (2-2)

荀贞心道:“比之六年前,董卓的气势似乎大了很多。……每思及此,常怀忧愤,他这话是在向我表明心事,还是在试探我的意思?又或是两者兼有?”

他正要回答,却见董卓瞥了眼侍候在他身侧的典韦,随即董卓收回眼神,笑眯眯地又开口说道:“君侯,你身侧的这位壮士,如我没有记错,应是名叫典韦吧?”

“将军好记性,正是典韦。”

“君侯,你此次来洛,我闻你带了数千家兵,现正驻扎在城东,可对?”

董卓才和荀贞总共说了五句话,却已先后几次改换话题,先是说想念荀贞,继而转到国事,又不等荀贞回答便即转到典韦身上,这会儿又忽出此问,明显是想用快速转换话题的办法来打乱荀贞的思绪,继而趁荀贞不备,先给荀贞来个下马威。

荀贞却是早有准备,晏然答道:“正是。”

“君侯带家兵入京,不知是有诏,还是无诏?”

董卓两次发问,两次都说了同一个词:“家兵”,再加上“有诏”、“无诏”这个直捣中军的“质问”,很明显,董卓这不但是想给荀贞下马威,而且还想拿“合法性”来压荀贞了。

“我此次来洛,本是奉大将军之令,后闻大将军被害、天子流落宫外,遂催兵急进,过河进京。此来京都,我虽然无诏,然却是为勤王,……将军问我此话何意?”

董卓的这个问题,问荀贞是“有诏”还是“无诏”,荀贞有两种回答方式。

一种是可以直接给董卓顶回去,可以反问董卓带兵入京是有诏还是无诏,再一种便是他刚才的回答方式,不给董卓顶回去,也不反问董卓,而是托以勤王之名。

这两者回答方式,前者固然痛快,却容易落把柄到董卓的手中。

首先,如这么回答,从本身而言,荀贞就把他自己和董卓混为一谈了:两人都是无诏而带兵入京,大哥别说二哥。这么一来,荀贞顿时便失去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其次,如果有人质问董卓为何无诏而带兵入京,那么董卓就可以拿荀贞来当挡箭牌:你们说我不该无诏带兵进京,荀贞呢?他不也是如此?

所以,荀贞没有第一种方式回答他,而是用了第二种方式。

用第二种方式回答董卓,就有利多了。

如果第一种回答方式的重点在“合法性”,那么第二回答方式的重点则是在“目的性”。

荀贞这次带兵入京虽是无诏,可他却是为了“勤王”而来,“道义”上的制高点就在手中了,同时也用这句“绵里藏针”的回答,隐然与董卓划开了界限。

董卓盯着荀贞看了稍顷,见荀贞面不改色,从容不迫,遂再度展颜,又扬起脸,哈哈大笑,笑了几声,收住笑声,落回视线,重放到荀贞脸上,亲热地握住荀贞的手,感慨万千似的说道:“我与君侯一样啊!不瞒君侯,我这次入京,亦是无诏,也是为了勤王!”

荀贞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说道:“将军既与我一样,都是为勤王而来,贞有一事,却颇不解。”

“何事也?”

“我闻南北宫内外,而今遍布将军部曲,此事可有?”

荀贞和董卓这才刚刚见面,两人已经明刀暗枪,交手了两个回合。

头一个回合是董卓以“地主”之利稍占上风,这第二个回合却是荀贞抓住了董卓的一句回答而开始借题反击。

董卓为何请荀贞来见,董卓清楚,荀贞也清楚,所以此时他两人在显阳苑宫馆外见面的“气氛”虽说看似融洽,而实际上却是互藏杀机。他两人皆久经沙场,娴熟兵法,俱深知於战场之上,主动权是万不能让给对方的,因而,你来我往,互不肯让。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汉家功业 连载中
汉家功业
官笙
少帝很小,阉党权臣世家围着他!少帝很大,大到整个大汉都容不下!本书又名《曹贼不如我》、《尔等终究是臣》、《陛下万万不可》。穿越汉末少帝刘辩,看他如何翻转这风流绚丽大世!
3.7万字4个月前
皇帝过来聊聊 连载中
皇帝过来聊聊
组织专八
学古代史的莫凡,无意间在最不可能买到真古董的小摊上幸运地遇到了一块奇石做成的手链,奇石中的暗影蕴含着神秘的机遇,缘分和命运也就此安排他完成一件特殊使命:运用这能量石的奇异功能,结合自己所学,通过建立帝王微信群,告诉历代帝王的身后事。从断代史的对话到通史的对话再到全球史的对话,伴随着帝王们一一再现,莫凡终于实现了自己思接千载、神交古人的夙愿,而玉石手链带给他的,是更多的惊喜和惊讶,暗影渐渐褪去,神
57.6万字4个月前
明朝最狠一个东林 连载中
明朝最狠一个东林
北魏律香川
东林粉穿越明朝,成了东林分子,他会做什么? 颤抖吧!阉党! 皇帝?你退不退位?不退把你老婆卖了。 让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抽死你这个二愣子!
44.4万字4个月前
宋朝爬来的蚂蚁 连载中
宋朝爬来的蚂蚁
独白冰
一段历史还是几段历史,两个家族还是几个家族,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的故事。
6.7万字4个月前
大明最后的尊严 连载中
大明最后的尊严
阿里将
托大明之势,说大汉族威严,朕所望之地,皆是子民。
27.4万字4个月前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 连载中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
瓩时
皇帝:丞相北方蒙国二十万大军压境,可有什么良策? 孙仪涵:陛下安心,我已让我家娘子领兵收拾他们去了。 皇帝:丞相,南海倭寇横行,可有对策? 孙仪涵:陛下安心,我已让我家娘子领兵教他们重新做人去了。 皇帝:丞相,你家娘子有如此武艺,你这在家又是如何振的夫纲? 孙仪涵:嗯,因为我白,我有才。 皇帝:…………………… 本书前期节奏缓慢,多多支持
74.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