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给了台阶,孙二头立马便下,其以衣襟擦了擦脸上泪痕,询问道。
“老丈,适才您说,咱们南郡挡不住大司马,可是到了武陵,咱们就能抵挡住了?”
老者闻言,不由得冷哼一声。
“哼!挡?你这伢娃子,怕不是也听了那等流言?张家兄弟虽强,但以老朽之见,想要凭借他们抵挡镇朔将军的边军,还不如告诉小老儿,田里能长金子,来得实惠些。”
“既然如此,那老丈为何还要去武陵?”
面前老头的言论,着实把孙二头弄懵了。
老者一边将自家孙儿重新抱上车,一边推车行之,接言道。
“咱家不知旁人,咱家去武陵,只为了奔赴益州或者交州。将军的兵马再厉害,咱家混入他州,其总不能把咱家揪出来再如何吧?”
“哈哈哈……”
“我等皆是如此!”
………
老者的回话说得直白,不仅把一旁的孙二头听得大笑不已,路上看热闹的流民百姓,也都跟着起哄。
人流从动,方才孙二头之事,在南郡流民的队伍中,不过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了。
加上孙二头有意为之,没走几里路,便和方才的老者拉开距离了。
趁着没人注意他,孙二头赶紧留下记号,召集隐藏在流民中的自己人,他的召集记号发出没多久,混入流民队伍中的锦衣卫皆汇聚而来。
——分界线——
暂时收拾不了南阳都尉吴浩,不等于任平便会让南阳郡守孙德和荆州刺史胡同闲下来。
尤其是荆州刺史胡同,还有意举兵反抗。
虽然任平听了陈阿哥对王县尉的汇报后,对于胡同的行事不置可否,但这倒是一个好借口,任平此时正愁,该以何事为由,召荆州刺史胡同和南阳郡守孙德相会呢!
“把胡同和孙德都给我请过来,派几个锦衣卫给我盯住宛城县令孙逊,他只要不出宛城,其余事皆随他,一旦他有意出城,不问其他,就地拿下,胆敢反抗,直接正法。”
“诺!”
“诺!”
——分界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荆州南郡宛城距离长安不下千余里,孙逊的信使,硬是骑马跑了一天一夜,从宛城赶到了长安,并把书信亲手交到了上官桀面前。
要知道这个时代,除了任平麾下的骑兵外,其他骑兵,根本没有铁制双马蹬,亦没有高桥马鞍,长途跋涉,急行奔驰,别说人能不能受得了,没有马蹄铁的战马,绝对受不了。
为孙逊送信的使者,也不知道自己这一路摔了多少次,等他到长安见到上官桀时,身上尽是伤痕,淤青。
他那匹战马,却是没机会到御史大夫的府邸了。
事实证明,其并不是什么千里马,一天一夜奔行千余里,还多次摔跤跌倒,距离长安还有百余里的时候,他那匹战马便再也没有起来。
送信使者根本来不及悲伤,背上行囊,步行走完最后的百里路,方才得以进入长安。
此时节天色刚刚放亮,城门才开不久。
上官桀收到信件后,命自己儿子去照顾安顿信使,其则是拨弄着书房灯火,打开锦布,查看里面内容。
不多时,上官桀将书信看了两三遍后,便借着灯火,点燃了锦布,并将其丢到了早就准备好的铜盆中。
这便就是御史大夫家中,寻常官吏,又到何处去寻铜盆?
待到上官桀处理完锦书后,其子上官安正巧赶回。
“父亲!”
“嗯!荆州出了大事,大司马摸到了刘仲卿,此时已然修书上表前皇孙刘进了。南阳郡守孙德来信,让我救他一救,并带来了他在长安城中置办的产业契票,甭管事成不成,那十三家店铺的契票都归咱们了。”
上官桀言罢,直接将那些契票扔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其子上官安,一见这些契票,不由得双眼发光。
大汉羽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