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诸位商贾代表,虽然也知道,自己应该跟风表态,但却舍不得他们的家资,迟迟不语,只有一向和赵家共进退的孙家,由孙言为代表,越众而出,表示同样愿意以倾家之资,助沃野城百姓度过难关。
任平见此,微微点了点头。
“民以食为天,朔方一向自产自足,往后若依靠外部输送粮草,恐为不妥,不过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崔县丞!”
“在!”
崔田闻听任平唤自己,立马出言答话。
“汝以击虏将军的名义,下发三个市籍给孙家,赵家,陈家,三家所出之资,皆是助国之举,按我朝律令,商贾出资助国,功绩斐然者,可上报朝廷,以封官爵,赵家,孙家,陈家今日之所为,本将军铭感五内,待到太子班师时,我自当为尔等上表!”
“诺!”
崔田对于任平所命并无异议,帐内其余商贾代表,闻听此讯,眼睛都红了。
大汉法令,对市籍颇有偏见,商贾之家,皆不得入仕。
故而这些走私犯,皆没有入市籍,不仅是为了逃税,也是为了自家子孙的前途。
任平若只给陈家,赵家,孙家,入了市籍,那这些走私犯,不仅不会羡慕,反而会幸灾乐祸,但他又言为他们奏请太子,以表功绩。
这便是等于,变相给陈家,赵家,孙家讨官。
汉武帝当朝,卖官鬻爵之事,不甚新鲜,最著名的便是《迁茂陵令》了,上交朝廷二千石粟米,便可买到爵位,脱离市籍。
但那只是寻常的卖官鬻爵,任平之言,显然与他们不同,他要上表太子,其意未免没有把,赵诚,孙言,陈放捧成下一个“桑弘羊”的意味。
一众商贾,走私犯,自是现在把肠子都悔青了,但任平当面,他们却是不敢放肆。
“将军仁德!老朽代赵家子孙拜谢!”
三家之中,赵诚得到这个消息后,最为激动,连拐杖都不要了,直接当众给任平跪下磕头。
“老家主,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任平一边说,一边给孙言,陈放示意,二者心领神会,立马便过来搀扶赵诚。
对于他会这般激动,任平深表理解。
三家之中,孙言最为年轻,他虽然被任平先前收拾过一次,身上桀骜之气,收敛了不少,但身为富家子弟的天然优越感,却是无论如何也泯灭不了的,任平也没想将其泯灭。
任平给他官做,孙言还不能体会到,其中有多大好处,硬要算,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他此番越众而出,也是谨记家父叮嘱,事事跟着赵诚统一战线。
陈胖子则更不用提了。
他们陈家,就是他一个,妻妾倒是不少,子嗣都还小,没遇任平前,毫无根基,甚是光棍。
他是死死抱住任平大腿不放的人,任平给不给他好处,他都只能和任平统一战线,这次的封赏,属于是意外之喜,他颇有几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
赵诚和他们皆不同,这老家伙,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他还出来这么拼,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想让赵家流传于世,给后代儿孙搏个好前程么?
任平一句话,直接解决了赵诚多年来的后顾之忧,他拼搏半生,积攒了万贯家财,就为了今日这句话。
眼下心愿达成,他如何能够不激动?
好处承诺出去了,接下来,该是让他们干活的时候了。
任平扫视众人,沉吟了片刻,接言道。
“非常之时的非常之法,必不能久持,所以我决定,不管是流亡至此的灾民还是沃野城碑上的军民,皆由崔田在原来的军籍民册上补记,按照一人十亩,都给我分发下去,种子,农具,由县城府衙暂借,城中黔首,分三年收成,还于府衙。
每年所得收成,三成归朝廷,百姓得七成。
三成赋税中,抽一成沃野自留,以充军粮。
眼下无收成之日,城中黔首,按照每日劳作,务工,到府衙领钱,得钱后,可自行选择买粮。
大汉羽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