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闻言,淡淡一笑,以指为笔,蘸着酒水,在桌案上写了“上林”二字后,又缓缓抹尽。
“妙!妙!妙!”
陈留之观之,先是沉默片刻,后忍不住抚掌赞叹。
阿古柏和任平不同,虽然参与了泾水之战,其非但没有像任平那般被贬到朔方这等偏远苦寒之地,甚至汉武帝不仅让他继续担任宣曲宫的校尉,还把长水的胡兵也归到了他麾下。
阿古柏自是对武帝感恩戴德。
权利的滋味,一旦尝到了,少有人能够保持克制。
长安之外,驻军之地,阿古柏已得宣曲,长水,若是再得上林,日后拱卫长安的部队,除却南北二军外,定然要加一个马军护军之职。
霍光派自己亲信田延年为说客,答应其此番北击匈奴后,将上林也划到他麾下,助其成为马军护军,对此阿古柏如何能不动心?
此事若是旁人向阿古柏提及,他还会有所犹豫,毕竟汉武帝的身体,大家是有目共睹,太子注定是要登基的。
因为一时得失而恶了太子,这买卖怎么算,也不值得。
但霍光派人去说,便不一样了。
霍家虽然没有像卫家一样,明面上力挺太子,但他们霍家和太子的关系,也是实打实的。
纵观霍卫二代之中,首推霍光最贤。
太子用人,向来不问出身,且仁德之名,朝野内外皆知。
其登基后,于公于私,都不可能不重用霍光。
在寻常外人眼中,此时投到霍家门下,与投到太子门下,并无不同。
他们之所以投霍家,只不过是看不上卫家二代罢了。
此情此景,恰如汉武帝分权卫青,霍去病一般。
唯有不同的是,卫青,霍去病,才干不相上下,而如今卫家二代,却没有一人能够与霍光相提并论。
再者便是卫家二代,有一个才干比肩霍光的,太子登基,也不会让他们一家独大。
投靠霍,卫两家,皆不会恶了太子。
然投霍家,可立马见利,投卫家,前途未卜,这般粗浅的买卖,任谁都知道怎么选。
“子孟,此番出征,有一人,汝莫要忘了。”
两个聪明人说话,自然是点到为止。
陈留之话音刚落,霍光便知他说得是彪猛校尉任平。
霍光闻言,稍加思虑片刻,缓言之。
“任平之才十倍于其父,朝局道理,不用你我多言,其定能自行看清。”
对于霍光之言,陈留之也深表赞同,其方才所说,不过就是给霍光提个醒罢了。
任平之父任安,原本算得上是卫霍两家铁杆嫡系。
按理说,自己小弟家中出了可造之才,卫霍两家都该高兴才是,但现在的局面却是不管霍光还是卫广,和任平之间的关系,都很尴尬。
究其原因,根源在他父亲任安身上。
任安原来一直是跟着卫青的,其说有能力也有,但是说如何出众么?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
当初汉武帝封霍去病冠军侯,大司马的时候,明显分了卫青的权。
一众原本跟着卫青的将领,转头都去投靠霍去病了。
霍去病直接照单全收,跟着他的人,还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封赏。
这其中只有任安没去做墙头草。
按理说似任安这般坚定站在卫家一边的军方高级将领,卫家应该好好给予安抚,优待,最起码千金买马骨,做做样子,也是好的。
可结果却是,卫青死后,卫家就没人管任安了,以至于其那般资历,混了小半辈子,才混到北军护军,连个列候的名头都没有。
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公孙敬声,可是卫不疑,卫登的表兄弟,卫子夫的亲外甥,铁杆卫家一系的人。
但他在任安上任北军护军之后,直接贪墨了北军粮饷一千九百多万钱。
并且纵然事发,也不是人家任安上报的。
大汉羽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