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超小超大

第33章:养朱制度 (2-1)

让我们来看看在南京后方坐镇的洪兴皇帝在干嘛?

顺利定都南京,洪兴皇帝朱由榔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举国欢庆之际,南京皇宫里又传出一个好消息。

贵妃顾念之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

顾念之在那个摇人魂魄的夜晚之后,就被朱由榔封为贵妃。

皇帝卖力耕耘,她的肚子也很争气。

不久之后就得知她怀孕了。

南京光复之后,洪兴皇帝率所有家眷从福州来到南京。

他看着襁褓中两个粉嘟嘟的婴孩,一下子没忍住泪水。

他这辈子,自从当上皇上之后,确实哭过那么几次。

那些都是悲伤的泪水。

唯有这次,他喜极而泣。

给俩龙凤胎起名的时候,洪兴皇帝犯了难。

明朝皇室起名有一套自己的机制。

这是老朱当初定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26个儿子,对于这些儿子及其后代的取名,朱元璋也作出了安排。

他给每个儿子20个字,用作后代取名时中间的那个字,又规定名字的第三个字要以“木、火、土、金、水”循环使用作为偏旁。

朱元璋给四儿子燕王朱棣的20个字排行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后来朱棣称帝,后来明朝的皇帝基本都是他这一支的

燕王家的名字是这样的: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榔。

那么到达朱由榔儿子这一代,应该是“火”字旁了。

所以现在太子叫朱慈煊,现在这对龙凤胎也是“火”字旁。

这两百多年下来,朱家皇室人口遍天下,后代的很多名字不能与祖宗重名。

可老朱家皇室到明末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多万人。

这么多人,上哪去找那么多带“木、火、土、金、水”偏旁的字。

找不到,那就不找呗,自己创造一个。

所以,老朱家后代发挥自己闲着没事就造字的优秀能力,造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

大家看一下明朝皇室很多王爷的命名就明白了。

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公锡、朱在钠、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铈、朱恩钾、朱帅锌……

那这些名字又是怎么和元素周期表扯上关系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徐寿。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1868年起,徐寿从事翻译工作,专门翻译西方化学的书籍。

为了能将这些元素拿汉字翻译出来,徐寿翻阅了中国各种史书典籍,想要由此来找到灵感。

找来找去,发现了老朱家这些名字和他要找的元素很吻合。

就很不客气地拿来用。

想来想去,朱由榔把早夭的六子,朱慈熠的名字给了这个儿子。

女儿封为取名为朱淑如,封为“南康公主”。

取了儿女名字之后,朱由榔打算对另一个制度改进一下。

这就是明朝宗室非常有名的“养朱机制”,从后世而来的朱由榔深恶痛绝。

在明朝的王爷,只要你不造反,那你一辈子可以啥都不用干,吃喝不愁。

老朱是正儿八经地穷苦百姓。

得天下之后,像很多父母一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依旧过苦日子。

他开了一把历史的倒车,玩起了分封制。

他死后,分封制刹不住车,导致藩王权力过大。

新上任的建文帝开始削蕃。

老朱只想着防外人,功臣几乎都被老朱杀光,没想到却让自家人掏了老窝。

朱老四藩王起兵,得天下之后,也想学建文帝削蕃。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铁血连长 连载中
抗日之铁血连长
二粒红豆
家国有难,匹夫有责,唐战一个退役的排长,离奇穿越到抗战时期,率领军队,纵横九州,从此他的名字让小鬼子寝食难安,他的战术让小鬼子鸡犬不宁,他就是唐战,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恶魔!
144.0万字6个月前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连载中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白白白天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奈何系统处于宕机状态,不过穿成了太监是什么鬼?这让林轩无比懵逼,当下就前往了都厕,然后撩起了自己的马甲,呼——还好,依旧还在。虽然成为了太监,但却是长孙皇后的御用太监,服侍其全部起居生活。借助系统,文能败诸圣,兴天下,武能横扫八荒,平突厥灭高句丽。李二:林轩真乃大才,可惜是个太监,不然朕必将长乐许配给你
10.6万字6个月前
全民帝国时代:开局签到武林高手 连载中
全民帝国时代:开局签到武林高手
逆水亦行舟
一觉醒来,全民穿越到《地主求生》游戏之中。 开局只有一间房,一亩地,一个农民。 所有人都在艰难求生。 这时,徐易觉醒了签到系统,每天都能召唤不同的武林高手…… “不是吧,我们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徐易的粮食都多的放不下了?” “我刚刚制造出石斧,徐易就研发出火枪啦?” “徐易大佬,我不想努力了,能带着农民投奔你吗?” ps:参考游戏《帝国时代2》的部分设定。 交流催更群:559,254,706
1.7万字4个月前
大明海商1557 连载中
大明海商1557
南海第一佳
大明1557年,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朝着舟山,就在一帮看众兴奋不已之际,船队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拍拍屁股溜走了。 王直的命运就此转折,历史也从此而改变。 王直:我只是个海商而已,皇帝仅仅是兼职罢了。
129.4万字4个月前
宋医 连载中
宋医
沐轶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北宋一个小县城,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药铺里当坐堂郎中,开始了混迹古代没羞没臊的行医生涯。 ——————————— 改写、续写说明: 这本书完本之后,感觉有不少瑕疵和遗憾,终于下决心回头进行大幅修改和续写。 改写将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妨从第一章看起,会有新的不一样的赶脚哦。 续写将从第460章大地震开始,继续前面的故事脉络。 欢迎新老书友提出宝贵修改、续写意见。 可以在章评里提,也可
23.4万字4个月前
民国奇闻异事录 连载中
民国奇闻异事录
白白的的
2010年冬,我闲来无事,刚刚从单位辞职,这个时候,死党俞飞过来找我,说要我陪他去一趟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说这个山上住着一些隐士,有的是故事。 那个时候,我接了一个编辑的任务,给一家图书公司写一些文稿,大都是些奇异的人和事,手头正缺素材,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他是俞飞的一个爷爷,没有出五服,老头有九十岁左右,手脚利索而且思路清晰,不仅如此,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他把那三大皮箱的日记和游记给
18.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