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超小超大

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一节 大朝议,登场(4) (2-1)

设立农部是来自冯紫英的建议。

实际上历朝以来,朝廷口口声声对农业虽然重视,更多聚焦于土地、粮食价格和满足民众需要问题上,其他具体农业事务上都多由地方官府承担了。

在中央层面,更多地关心粮食保障和赋税收取上,只要粮食够吃,价格不暴涨,民众没有因为难以果腹而造反闹事,那就一切万事大吉。

这也是典型的封建王朝朝廷官府管治社会事务的一个表现。

土豆、番薯和玉米的出现是一个契机,在北地的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在陕西、山西和辽东,这新三样派上用场,能很大程度弥补了老三样——小麦、粟米、水稻居于主导地位但却在地理地质环境不太适合的山区、河滩以及零散地形下的缺陷。

无论是齐永泰还是顾秉谦以及官黄乔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些来自所谓西医的新农作物极大地改善了北地缺粮少田的困境,尤其是在山陕和辽东,山区对土豆、番薯的适应性让一遇水旱灾害就痛不欲生的官府如获至宝,几年以来的推广也是不遗余力。

哪怕还是有很多人不太适应新农作物的味道,但是在填饱肚子高于一切的现实面前,土豆和番薯比起草根树皮和观音土来,简直就是无上美味佳肴了。

设立农部,可以很大程度将这一块的工作从中央层面开始抓起来,比如新作物的培育,对土地土壤的研究,新垦土地的规划,粮食保障和储备也会从户部划归农部,户部更侧重于赋税收取和使用。

这在之前也就向重臣们吹过风了,意味着很快就要付诸实施。

关于农部尚书的人选也没有太大争议。

冯紫英力荐徐光启。

来自松江的徐光启在南直隶士人中算是一个另类,不怎么结交士人,而且爱好也偏向于格物农学这些,所以在江南士人群体中也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所有人都认可此人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尤其是新三样作物皆是其引入培育而来,这一点功绩无人能否认。

加之毕竟也是江南士人,顾秉谦和黄汝良也认可,所以冯紫英一举荐,原本对徐光启信奉天主教这一因素有些不满的乔应甲也就默认了。

对于几位阁臣的陆续发表对自身分管事务的政略看法,冯紫英没太大兴趣。

早就看过了,而且也早就和他们沟通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准确的说这些政见中也夹杂有不少自己的观点。

像顾秉谦提出的考成法,官应震加以补充和解说,礼部关于格物算术教育作为经义诗赋补充的一个探索,黄汝良对赋税制度改革的一些探索性意见,乔应甲提出的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见解,或多或少都有冯紫英影子在里边。

没办法,如果按照老一套来,很难显现出新内阁的新气象,而冯紫英平素潜移默化地提点一些新的路子出来,这些个阁臣们也都有自己的幕僚高参,自己截取再进行加工,混在常规性的事务中拿出来,也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东西了。

冯紫英也乐见其成。

这等出风头的事儿没有必要都揽到自己头上,在其位谋其政,自己在军务上的一些构想见解,已经足以让人侧目了。

考成法是探讨的大头。

虽然之前就已经与吏部乃至各部的官员进行过沟通,但是考成法涉及到范围太宽泛了,而且主要是以地方官员为主,几乎各部的工作都要纳入进来,还要与内阁对未来一年乃至几年工作规划挂钩,所以相当繁复。

每一个部门都会就自己的管辖范围和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同时还要结合省、府、州、县的实施来进行,涉及到许多细节性的动作,更需要每个部门都拿出具体操作规范和考核细则。

单单是考成法的探讨议论就持续了一个时辰,所以到午正用饭时,还只轮到官应震的补充。

午后略作休息便继续。

大朝议很难得,尤其是新一届内阁阐述自身施政纲要时,大家都要瞪大眼珠子看着听着,尽可能入耳,同时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也要毫不客气的提出来,争取自身利益。

数风流人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开局用轩辕剑劈柴 连载中
大唐:开局用轩辕剑劈柴
天天火火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大唐:开局用轩辕剑劈柴】穿越成为六岁的太子李承乾,获得了熊孩子系统,搞事就能变强。“太子殿下,您能先把轩辕剑放下吗?千万别把轩辕剑弄坏了啊。”“太子殿下,您能赐我一首《水调歌头》吗?”“太子殿下,您的《红楼梦》多久能不能快点更新啊?”“太子殿下,您种的红薯能不能赐我一点啊?”李承乾:“抱歉,不能,就问你气不气。”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0.7万字7个月前
龙魂特种兵 连载中
龙魂特种兵
东方小少
热血战斗,保家卫国,誓死守护,傲骨无双铸军魂!
1098.5万字7个月前
大清话事人 连载中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如果穿越回到清朝,如何获得造反的第一桶金?玻璃?香水?水泥?都不是。落榜美术生李郁,用一幅手绘人体画赚到了第一桶金。清廷残暴,敢杀,敢抢,敢榨,敢颠倒黑白。百姓懦弱,能熬,能忍,能欺,能自我麻醉。李郁只能依靠江湖人士。改造漕帮,经营江南。待到羽翼丰满,提兵北伐。【造反,弱系统,热血】
261.2万字6个月前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连载中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马木东
“老师!战场上面实在太危险了,您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老老实实搞好后勤,有二爷、三爷他们就足够了!” …… “老师!您尝尝,这是我征讨南蛮,祭祀用时发明的食品馒头!” …… “老师!您看看,这是我发明的热气球,对!和您老人家的孔明灯一个原理,这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 “老师!天子也已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我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小师妹……” “我反对!” “反对无效!师娘他老人
219.0万字6个月前
战国风云之大魏天下 连载中
战国风云之大魏天下
井不是二二
武王伐纣,分封天下,诸侯百余,数百年后不过韩赵魏楚燕齐秦,大争之世,列国变法图强;大家辈出,百家学说争鸣。一个普通人穿越到那个年代,试图改变历史的车轮,朝着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方
9.6万字6个月前
伐清与殖民 连载中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郑芝龙之子郑恩: 来到这里,或许我能做些什么,是让这个糟糕的乱世终结?是让那冷冰冰的清兵屠杀数据变成虚无?乃至让黄色人种遍布整个世界的角落? 虽然一个比一个难以实现,但不妨碍以此为目标,奋斗终生。 欢迎大家入群交流。书友群132351271
37.7万字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