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替其他同行,拜谢陛下!”
将孙思邈迎入紫寰殿后,赵钰便问起了苗疆及杏林院的情况来。
“陛下在苗疆开设杏林院,真乃妙棋也!”孙思邈颇为感叹的说道,“苗疆中本就遍地毒瘴,哪怕那些蛮族百姓熟悉环境,一不小心也会沾染上。族中祭司医术不高,五仙教弟子寻常百姓又见不到,若祭司不能救治,只能闭目等死。”
“陛下与诸族首领盟誓,又在城中开设了杏林院。刚开始那些蛮族百姓还不信,不敢下山求医。等到那些胆子大的进城求医,被安排在杏林院诊治,渐渐恢复健康后,这些蛮族百姓显然对朝廷有了信任感。等到他们回山,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蛮族百姓遇到难治的疾病后,也开始尝试下山入城,或是找汉家大夫医治,或是直接寻到杏林院来。”
“渐渐地,这些蛮族百姓对大楚没有如往日那般敌视了。老朽估计,再花上个十多年时间,这些蛮族便会彻底同化,成为我汉族的一份子。”
说到最后,孙思邈的语气也变得略微激动起来。
融蛮夷于华夏,这是历代楚国先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如今看样子,眼前这位少年天子似乎有达成的可能。
“朕也不过是动动嘴而已,这都是老前辈和诸位的功劳。”
赵钰哈哈笑道,不过眼神中却带着一丝自得。
杏林院还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效果,这是他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
赵钰正色道:
“开设杏林院,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朕是要将它开到各府去的,如果国库资金充足,朕甚至还要把它开到各县去。”
“不过,这杏林院的院主,除了要有足够高的医术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医德才行。庸医害人不假,但医者若心术不正,危害更甚。”
“朕邀请老前辈入京,除了想请老前辈坐镇太医局,编纂医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请老前辈列出总结医者医德,让天下医者以德为先。”
随着赵钰的话语,孙思邈脸上逐渐露出惊异之色来。
因为赵钰所言“医德”,正是他往日有所想,但却没有彻底想明白的事情。
如今听到赵钰这么一说,孙思邈如同被戳破了窗户纸一般,心中顿时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老朽在南疆时,常听步知府和武将军等人说陛下乃圣明之君,高瞻远瞩常人所不能及。原先老朽以为他们不过是夸大之词,没想到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老朽不得不感叹,步知府他们说的没有丝毫偏差。有陛下在,何愁大楚不兴?”
听到孙思邈的感叹,饶是以赵钰脸皮的厚度,此时也忍不住微微发红。
因为在华夏史上,本就是孙思邈这位“药王”制定并规范了中医医德。
赵钰道:“朕想起老前辈担任太医令一职,不知老前辈是否愿意?”
孙思邈起身,对赵钰深施一礼,道:
“陛下对老朽之看重,老朽感激涕零,但老朽初来乍到,骤登高位,只会让太医局人心惶惶。老朽担任太医丞,已足够了。”
他心中所想,不过是治病、收徒、著书三者而已,至于官场如何,并非他心中所求,也从未看重过。
若不是著书需要朝廷支持,他连这个太医丞都不想干。
“也罢,老前辈乃神仙中人,就依老前辈的意思。”赵钰想了想,答应了孙思邈的请求,又问道,“只是老前辈想要编纂医书,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不知老前辈可否认识其他名医,朕将他们一道召入神京城,与前辈一起完成这医书。”
孙思邈沉吟片刻,方道:
“实不敢相瞒陛下,老朽那些老友,都是闲云野鹤之辈,为寻药草,常年在山林间游走,老朽想要见上他们一面,也是颇为困难。老朽是想,先将自己在民间诊治数十年之经验编纂成书,一方面整理自己所学,一方面为后面医书打下基础。等到差不多了,老朽再请陛下将那些老家伙召入京中不迟。”
“好,就依老前辈之意。”
赵钰干脆利落的答应了下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