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晋
超小超大

第三十七章:王濬楼船下益州 (2-2)

三天后,总算是来到了西陵东面。

但周处到这后就没法再前进了,晋军把西陵围住了,再前进可就要和晋军开战了。

周处想到西陵会被围,但没想到晋军居然会这么多。

他带来的这么点人根本就打不进去啊。

同时,周处援军的到来也被杜预发现了,李羲第一时间带着骑兵驻扎在前往西陵的必经之路上堵截周处。

周处被迫就地扎营。

走肯定是不能走,要是打都没打就跑了回去,就以孙皓的脾气绝对要杀了他。

周处的想法是,西陵能救则救,救不了那就算了,他就率大军堵在晋军东去建邺的路上,能堵一会是一会,拖延时间让建邺群臣做好防御准备。

周处这个想法是美好的,但问题是,他能抗住吗,更大的麻烦是,王濬南下的水师又该怎么堵。

就这样,又僵持了几天。

这天,杜预突然派人来李羲这里。

“王濬到了。”

那人回答:“是,杜将军要您堵住周处,西陵城那边交给他和王濬将军就行了。”

“嗯,我知道了。”

不去正好,周处这边确实需要有人看着。

虽然李羲没参与攻城,但该有的功劳还是有的。

翌日,王濬大军赶到。

西陵城中的守军在看到水里的楼船后顿时慌成了一片。

而城中的周盾和留宪的意见又不和了。

周盾想坚守西陵。

留宪则是以为城外有周处援军,可以集中兵力突围出去,尚有一线生机。

没必要在城里死磕,再怎么守也注定守不住,无非就是徒增伤亡罢了。

其实吧,这次还真应该听留宪的话,留在西陵城坚守还真就是徒增伤亡,不如突围出去保存实力。

可惜,因为他俩的意见不合,守军也分成了两伙,一伙跟着留宪往东突围,一伙则继续留下坚守西陵。

由此就能看出他俩确实不咋滴了,都这個时候了,还分兵,那不就是找死嘛。

“将军,城中吴军往东跑出去了不少。”

杜预营帐中,斥候急匆匆回来汇报情况。

杜预听完,摸着胡须想了想,而后说道:“不用管他们,集中力量攻城,东面有李羲。”

杜预集中力量在岸上攻城,王濬也在策应。

城中周盾焦急万分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

晋军攻势凶猛。

城中守军却是越来越疲惫。

周盾愤怒留宪就跑,边指挥防守边大骂留宪误国。

划分两头。

因为杜预没怎么管留宪的缘故,还真让他给突围了出去。

但能突围出去跟他留宪没多大关系,若不是杜预没空收拾他,若不是吴军将士勇猛,他留宪拿什么打。

···

“将军不好了,前面不远处还有敌军营寨。”

留宪听着斥候的汇报,眉头紧紧皱着:“还有啊,没办法了,只能强攻。”

干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天选之子! 连载中
大唐:天选之子!
猫神的皇祖父
[[【A级签约作品:大唐:天选之子!】穿越大唐,李秋竟然意外成为了大唐太子?但是这个大唐不一样,竟然出现了九子相近,九龙夺嫡的局面!好在开启了第一祸害系统,制霸大唐从第一祸害开始!竟然自己还是天选之子!!!(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1万字5个月前
风起南洋1784 连载中
风起南洋1784
纸老虎灬
叶开穿越到了1784年的南洋,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前夜,越南的阮福映正打算恢复广南国,泰国的拉玛一世刚刚篡位成功,德川幕府正在激烈的内斗,连幕府将军都不能幸免,朝鲜的李祘还在心里念叨着大明,罗芳伯正在筹划建立兰芳国,西洋殖民者正在大举到来。叶开急的头都要秃了,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南洋华人被当做可以肆意收割的韭菜!
234.5万字4个月前
我在三国做昏君 连载中
我在三国做昏君
老朽已年迈
叮! 感受到来自曹操的轻视,昏君点+10! 叮! 感受到来自袁绍的轻蔑,昏君点+20! 叮! 感受到来自马腾的鄙视,昏君点+30! ...... 宿主请注意,您每一个昏庸的举动,都将给你带来金钱上的鼓励! 刚刚穿越不久的袁耀呆若木鸡!
19.7万字4个月前
佣唐 连载中
佣唐
沉渣泛起
唐末时期,天下大乱,群豪并起。 射雕英雄李克用,看上了黄巢的屁股,扛着大砍刀穷追不舍;曹操的死忠粉朱温,打着平定天下的借口,在别人的后院里四处放火;三十六英雄中出了个杨行密,占着淮南却要当刘备,声声呼唤着他的丞相;王建又号贼王八,认了一大堆干爹后幡然悔悟,开始认干儿子;“小崇祯”李晔最无辜,你们玩得这么热闹也不带上我,明明我才是皇帝…… 特种兵吕兵穿越而来,这个热热闹闹的世道顿时安静了。
35.7万字4个月前
三国重生之我是袁绍 连载中
三国重生之我是袁绍
剑心毅坚
酷爱三国历史的大学生薛云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东汉末年。 而且投胎到了曾为一方豪强的袁绍身上。 对三国了如指掌的薛云,还会不会在官渡被曹操打败?三分天下的局面又会有怎么样的变革?
18.1万字4个月前
大明的回响 连载中
大明的回响
涸平的一天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存,逆之者亡。 一个普通的嘴强王者,一段波澜壮阔的大明史。 穿越到明成祖朱棣的身上,万里画卷任你书写。 且看如何利用九年义务教育对抗历史的洪流。
17.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