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個方案算是完美,布置、时机都算恰到好处,甚至还考虑了预备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考虑到广州城里众人的心情,这干等着总是有点心惊。
如果明军知道清军接下来大炮的数量,怕是更加心惊。自从见识到广州城城墙的邪门之处,清军将领们完全没有怀疑是重炮的威力不够,只是觉得数量欠缺。“如果敌人敢反抗,就用红衣大炮打他;如果还敢反抗,那就用更多的大炮打他”。
尤其是尚可喜,因为深知广州城墙坚固,城中明军由因为皇帝亲自助阵,士气极为高昂,在决策层中强烈建议“非用大炮断难收功”,于是一面督促从化新降的知县抓紧铸炮,一面还派人往韶州甚至郴州等地传讯,将之前缴获的大炮也一并送来。
从化加班加点又增加了十门大炮,在前面的十五门之后送来,韶州也回信,之前留存的还有二十门在运送途中。
也就是说,清军的下一波攻势至少有十二加二十五,合计三十七门大炮,是佟养甲进攻广州城时候的四倍半。若战局持续,后续甚至可能达到七八十门也说不一定。
十来日后从化的炮具终于送到了广州城下,清军的战力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这队运送大炮的兵卒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了拖这二十五门炮,累死了好几个民伕,士兵也累得够呛,甚至挽马都死了几匹。至于山路颠簸导致炮具侧翻,压死个把人什么的,那都根本不算事。
待清军积蓄完力量,新的一波攻势发起。
主攻方向仍是东面城墙,毕竟东郊地势开阔平坦,便于屯兵列阵,以前广州府官军的校场也在此处。辅兵和民伕趁着等待大炮送来的日子打造了数俩盾车,预备在最前防御碉堡内的散弹,以便后续的大炮能够抵近射击,拔除城门口这三颗眼中钉。
清军攻击分两个部分,主力仍是用弓箭火铳压制城头,另有几队士兵在军官的引领下专门压制碉堡内的火力。
与上次一样,弹丸弓箭打在碉堡上噼里啪啦,没有造成一丁点儿伤害,但这本就在预料之中。趁着碉堡内的士兵不敢探头之际,几门大炮随着前方盾车抵近了碉堡的位置。
“糟了!”每座碉堡内的士兵由一名小旗统领,见清军大炮停了下来,而且位置让人相当难受,顿时觉得大事不妙。
这个距离,扔点燃的被子扔不到,扔石头也是同理;火药包虽然能扔过去,但是对盾车后的大炮没有威胁,顶多点燃盾车。至于开战以来一直表现神勇的散弹虎蹲炮,更是会被盾车上包了铁皮的厚木板挡住绝大部分攻击。
待清军炮兵调试完毕,将手中火把往炮身上的引信一杵。
“快跑!赶紧下去!”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