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榔的价值观里,老百姓不是官军,不是文臣,说白了不食大明俸禄,那就不要按最高道德标准去要求,否则就不公平。
这件事他跟隆武帝倒是一个意见:就算老百姓被强迫剃了头,那也是“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只要你不去告密、带路或者是主动投军当帮凶,那都没事。
这事张家玉也干过,他去年在江西监军郑彩的时候,直接给难民发“暂时剃头”的牌照,领了就免死,朱由榔是深以为然。
现在韶州的防御计划已经做完,惠州的起事还在等消息,广州城防也基本完工,连沦陷区老百姓的去处都想得妥妥当当。
朱由榔现在的心情,就跟高考前一样,临考的紧张与要死迪奥朝天的淡定交织在一起,反而让人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五日后,韶州陷落。
李明忠的兵马按兵部要求,回撤到灵池山南浦一带;若是英德、清远也落入清军手中,那就继续南撤到长宁、龙门等地。总之要在外围对敌人保持一定威慑。
广东其他州县的兵马将官如何协调,倒是在朝中起了一些争论。
朱由榔的意思是跟韶州一样,先回撤,不要着急与敌人硬拼。瞿式耜坚决反对,当然还是“守土之责,义不容辞;守土之臣,与城共存亡”那一套。
不能说他说得不对,有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当然是好的,朱由榔也无法反驳,转头询问兵部尚书意见。
吕大器则说:“如今首鼠两端之人甚多,若是开了这个口子,怕是一泻千里。”
这是基于现实的道理,皇帝憋了很久那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始终没机会放出来。最后只得双方妥协,将防线收缩,将兵力转移到肇庆、佛山、新会一带。但这样一来广州府北部再无护卫,清军南下之际便是首当其冲。
另八百里加急,将军情送至最近的省外州府梧州,令组织兵力,前来勤王。除此之外还从佛山调配了些铁匠炮匠过来,用以战时修理、补充损坏的大炮。
至于剩下的事,就是静等了吧。
初秋乍来,金风送暑,广州北面的清远、英德、从化相继陷落。而坐镇广州的朱由榔则迎来了一个“客人”。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