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剑术,张易是不如王越的,加上自己从小就练成的短刀,还是能和王越周旋的,最后能赢王越,完全是身体条件占优,也就是王越说的速度快,力量大,这些都是穿越时带来的福利。
“不知王越老师愿不愿意到铁血营担任都尉,教授战士无上剑法?”
张易也不客气,直接拿出铁血营都尉来招揽他,根本不管袁术就在边上,打脸就要这种啪啪响的才能让人记住。
张易许他铁血营都尉,是实打实千石的官位,可谓诚意十足。
“故所愿,不敢请耳。”王越毫不犹豫就接下来。
王越跟着袁家混了好多年,一直是剑术老师,除非他愿意成为袁家家将,才能跟着袁术出仕,最高就是袁术部曲的军候,轶四百石,如果袁术能外放太守,家将跟着有了军功后,才能往上升迁,最多也不过千石。
袁术傻眼了,带人来灭张易威风,结果把老师都赔掉了。
王越是他老师,和他家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他虽然不爽,也只能恭贺王越高升,世家子的气度万万不能丢掉,否则丢的是袁家四世三公的脸面。
好在张易没再要史阿,否则勾勾手指,丢出个百人将就能把南城擂台的首席武士卷走。
做事要适可而止,张易还是懂的。现在又不出征,要史阿来,霸在擂台上,反而影响张易招募民间武士。
史阿不适合进军队,密探系统却需要这种人,反正只要绑紧王越,史阿这帮师兄弟就跳不出张易的五指山,密探暗地里招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摆在明处。
日子充实,也就过得极快,转眼就到了本初四十年。
质帝年号本初,自从用上了就没有更换过。
之前梁冀不敢更换,害怕更换年号,会让杳无踪影的道人以为小皇帝死了,对他进行报复,毕竟道人闯入他家时说过:‘刘缵死,汝就死。’
等梁冀族灭后,有大臣提议更换年号,刘缵也没有同意,就是希望远在江湖的道人,知道他还安然无恙。
张易陪了他几年,也知道他并不简单,只是心思都放在研究道术上,只要不危及他安全,或者危及大汉安危,他基本不管。
张易还发现,除了陪他求雨的于真人,其他道人都是只见一面,包括他认为有道行的的左慈。
张易因为感念左慈算出血光之灾,然后刘缵赠甲救过自己一命,很想再见见左慈,就问过质帝:“左慈道长好像很久没有来过了。”
“道人为了给朕讲道,都是精心准备的,只给他们半天时间,我就能得到最精炼的内容,他们能给朕讲道,也就功德圆满,为什么还要来?如果因为谁道行高,就留下他,对他,对我,对道家,对天下,都不是好事。”
“原来如此,陛下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求证,问道效果反而最好,还能让道家兴盛。”
对刘缵的理论,张易深以为然,深处皇宫的宦官都能权势熏天,如果让某个道人一直陪着皇上,变成国师一类的人,确实会形成祸害。
皇上每三天见一个道人,给更多的道人机会,问道之人自然就多了,而见过皇帝的道人多了,如果没有真正道法,时间久了也会贬值。
皇上听那么多道人讲道后,说不定就能博采众长,建立自己的道法体系,形成自己的道统,对大汉未必是坏事。
至少张易是乐见其成的,况且皇上很可能会长寿,老皇帝无为而治,总比换成小皇帝后,大臣篡权,挟天子而令诸侯要好得多。
张易不愿干这种事,也不想别人这么干。
该来的总归要来,因为皇帝向道,太平道比历史上要兴盛得多。听说连校场里都有太平道弟子在传播道义后,张易特意问质帝:“巨鹿张角据说道法也很深,来没来过皇宫?”
“很早以前,他想来的,曾经贿赂过曹节,但是朕没有同意。当初拒绝他,仅仅因为他是符箓派,现在嘛,他不敢来,朕也不愿见他。”
有那么多道人来皇宫,质帝对张角要做什么很清楚,他现在知道自己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又有大将张易和二十营北军,根本不怕张角。
试练东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