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郡的城墙早就被凿得千疮百孔,鲜卑人来去自如,自从北方草原南迁,抢了关外地盘后,面对已经开荒过的田地,他们还得找到会种地的汉人才行。
因此今年入关,他们不再是普通打谷草,而是结集大军对雁门关示威后,就绕过关城,从小路进入关内,分散劫掠雁门郡村庄,只留小部队在关城外逡巡。
为了抓捕足够多汉人,跑得远的已经快到上郡地界。张易进入雁门郡时,据逃难的民众说,就在他们后面三天行程,就有数百胡骑在劫掠。
他们三天行程也就两百里不到,骑兵一天就能赶到,张易完全可以围杀那些鲜卑人,却没有理会,而是把这些逃难人组织起来,先给口粮给他们报餐一顿,然后逐个询问他们来自哪里,从什么时候开始逃难的,在哪里见到鲜卑骑兵,有多少人一伙,马匹多少,武器是什么,总之,凡是能想到的问题,都拿出来向他们打听。
花了一天时间,张易在雁门郡简易地图上,标出鲜卑人多处入关地点,还有他们抢劫的移动路线,并估算出他们大概有三万人马。
三万人看起来不少,可要分成了小股部队撒在雁门郡,就不起眼了,张易想要碰上很难,更别说去围杀。
张易把收集到的信息,写成密信,派人送给后续部队,让他们转呈臧昊。
张易说自己带兵去雁门关缺口外,截杀鲜卑胡骑后路,还会示警引鲜卑人回归,建议臧昊大军不要管抢劫的散骑,直奔雁门关修整大军,时刻准备沿着城墙推进。
因为是密信,张易说得含糊,臧昊却一听就明白张易的打算。
对于还没抢劫的鲜卑人,都是下山虎,张易自己不准备去碰,也不建议臧昊去碰。
张易准备在关外伏击满载而归的鲜卑人,让臧昊等着接应他。
那些人入关早,抢劫的地方近,撤退当然也早,除了带着财物,还押着大批汉民,不仅走不快,有了财物在身,战心也消退不少,见到汉军骑兵后,最想做的是带着战利品,和自己的部落老弱汇合,而不是死磕。
那些被抓的百姓,很可能被他们抛弃,张易没法安排那些人,还得臧昊出兵接应。
兵家思维和儒家完全不同,张易目的是不让鲜卑人快速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鲜卑人带走汉人,只要能达到目的,他可以先坐视鲜卑人抢劫,然后才来拦截。
从儒家的保境安民角度来看,张易次序错了,说难听点就是草菅人命,传到朝廷里,必然会受到太学生责难。
臧昊权衡再三,还是按照张易的建议来做,这种仗不仅好打,能救回的人也多,从长远来说,这是抑制鲜卑发展的最好办法。
再说,张易已经带兵走了,就算他要制止,也来不及了。
定下行军线路后,张易就不再耽搁,率领一千两百名骑兵做最后一次长途演练,一天一夜就穿过雁门郡。
鲜卑入寇雁门关已经多年,除了驻扎军队的雁门关城,他们无法打破,远处的城墙早就被他们弄得千疮百孔,张易就是从破碎的城墙中出关的,沿途也仅仅遇到三四股刚入关的鲜卑骑兵,杀掉这些百把人,掩埋好尸体,带走马匹后,张易的骑兵就消无声息到了鲜卑人的后方。
出关时,遇到的都是小股鲜卑人,既然到了关外,也不能坐等,张易就带着骑兵往草原深处行进,看看能不能找到鲜卑人留下的老弱营地。这些小部落来中原抢劫,都会把老弱带上,否则他们来中原抢劫,家里很可能被其他部落连人带羊全部抢走。
结果在关外三十里的丘陵地带,张易登上高处,用望远镜寻找鲜卑骑兵时,居然发现有人在放羊,等他带人潜行到高处,用望远镜往那边看时,才发现那里有个簸箕型山坳,里面至少有三万只羊,还有一千多的老弱牧民在照顾着羊群。
张易注意到这些牧民不仅人分成几处,连羊都用栅栏分隔开,知道他们是鲜卑几个小部落的老弱妇孺,暂时集结在一起,一边放羊,一边等骑兵带战利品回归。
张易转移了几个地方,用望远镜看好几个堵截点,然后就派兵摸过去准备伏击。
试练东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