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当王朴带着人抵达大营后,武官们顿时就将虎大威抛弃在了一边,纷纷投入了王朴这个大同总兵的怀抱。
毕竟相比起虎大威这个塞外降卒,山西总兵,众人自然都选择王朴这个大同本地人。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容二主,加上虎大威和王朴本来就不合,唯一能节制两人的宣大总督梁廷栋又死了,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是与日俱增。
当那些武官们开始不断削减虎大威的军粮供给后,虎大威终于忍无可忍,带着自己的两万边军,直接退回了大同,然后抢掠一番,又退回了朔州,若非顾及梁廷栋当初下的军令,怕不是都会直接退回山西去。
对于虎大威的离去,王朴自然是巴不得他早点滚,武官们同样也不怎么在意,当初若非实在没有合适的统兵大将,他们又岂会巴结虎大威一个外族降将?
现在有了王朴这个主心骨,自然不愿再白白浪费粮食,养着那两万饭桶。
显然对虎大威的那两万边军,众人还是有些瞧不上的。
确实,相比起王朴的家大业大,虎大威这个降卒一直都备受排挤,所以手下的两万将士也非常的寒酸,远不如王朴的三万边军看着唬人。
但要论战斗力,王朴的三万边军,未必就打得过虎大威的两万人马。
虎大威的离去影响并不大,一连几日,三方竟然就这般对峙了下来,谁也不愿先动。
林锐被夹在中间是无法动,建奴和明军却是相互提防对方,不乱敢动。
都怕攻打阳和时被对方偷袭,同样也担心越过阳和攻打对方时,又被林锐截住退路。
而林锐见双方各自在阳和东西五十里处扎下大营,谁也不愿先出击,索性彻底安下心来,打算一边打造兵器甲胄,一边整编雇佣兵训练新兵。
攻城时,雇佣兵伤亡了四千多人,如今算上边军,刚好还有三万出头,这阵子军户们也都躲了起来,没有人再来加入。
这三万雇佣兵,林锐也只是按照伍,什,哨,队,营的编制,让那些边军担任各级武官,对其简单的整编了一番。
由于没有统兵大将,甚至连中级将领都没有,林锐足足编了三十个营,每营一千人,为了方便指挥每营都做了一面旗帜。
即便如此,也有些赶鸭子上架,毕竟边军中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伍长,什长,现在一下子让他们统领五百一千人,着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整编完后,林锐也没有安排他们训练,只是让各营每天待在一起,熟悉各自的上司下属和士兵。
但对招募的少年新兵们林锐就上心多了,不但将老战兵们全部打散和那七千少年进行混编,还让木匠铁匠们为他们日夜打造全新的兵器盔甲。
这阵子林锐从那些武官家中,缴获了大量的兵书战策,尤其是戚继光的兵书,几乎每个武官家中都有一套。
一番研读后,加上这一年多来积累的经验,以及前世的一些见识,也让林锐对古代军队的编制,指挥,行军,作战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所以这次在新兵的编制和武器配备上,他打算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将每个营的人数同样扩增至一千人,原本他是打算直接扩充至三千人,可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军官,也只能增加至一千。
今后每个营一千人,其中300为长矛手,300刀盾手,200长枪手,200弓箭手。
300长矛兵的长矛,长三丈二尺,枪杆的质量不需要太好,只要矛头锋利即可。
300刀盾手,每人一面圆盾,一把长刀。
200长枪兵的长枪长约一丈。
弓箭手的射程要远,蒙古的牛角弓不适合长距离的抛射破甲,所以林锐打算让木匠们尝试着制作英格兰长弓,以便在野战中压制建奴骑兵游射!
毕竟阳和城北面就是山区,还是有许多树木的,英格兰长弓制作起来也不难,对于大明的木匠根本没有丝毫压力。
其实火铳和火炮比弓箭更适合压制骑兵,奈何暂时没有条件,也只能先用长矛和长弓。
明末,从草原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