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仪说道:“伯爷已经将辽东将士立功受赏的名单提报给了兵部,伯爷担心东林党会从中作梗,还望魏公公替将士们仗义执言!”
面对魏忠贤的步步紧逼,东林党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们开始收集魏忠贤的各种黑料。
可惜厂卫系统都不在东林党的手中,加之魏忠贤毕竟掌权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他行事还算比较隐秘,他们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啥实锤。
这让东林党人非常郁闷!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对于李献忠的封赏。
兵部尚书熊廷弼上报的封赏方案是:宁远伯李献忠升任辽东经略,开原副将李三顺升任开原总兵,抚顺参将赵率教升任抚顺总兵,游击满桂升任抚顺副将,参将毛文龙升任辽阳总兵,游击祖大寿升任营口参将
叶向高看到后大发雷霆,怒斥道:“熊本兵你这是想将辽东交给李献忠吗?”
熊廷弼之前被叶向高给阴了一次,对于东林党他早就没有好感了。
于是说道:“若无宁远伯,大明的辽东早就不知道要乱成啥样子了,辽东的防务不是一直都在依靠宁远伯吗?”
“难道再派袁应泰、王化贞之流前去统兵不成?”
熊廷弼这是在啪啪打叶向高的脸啊,袁应泰、王化贞可都是东林党派去的得力干将。
最终内阁在经过了一翻激励的讨论之后,还是决定不能将辽东经略的位置交给李献忠,给李献忠挂一个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正一品虚衔。
其他诸位将领的晋升还是照常批准了。
内阁的票拟很快就送到了司礼监手中,魏公公身为司礼监秉笔,自然要为宁远伯仗义执言。
朱由校对于李献忠的印象不错,加之他又立下了大功,升个辽东经略而已,他自然是不会阻拦。
不过这次面对陛下的旨意,内阁并没有执行。
首辅叶向高决定单独面见陛下。
魏忠贤自然是不会让他得逞,先将他晾在一边,然后等到朱由校玩到兴头上的时候再去禀报。
叶向高自然是吃到了闭门羹。
等到朝会的时候,在魏忠贤的提醒下,天启帝又质问道:“内阁为何没有实行对辽东将士的封赏?”
叶向高只得以先帝曾经担忧辽东李家兵权过重,李献忠不宜升任辽东经略为由前来搪塞。
毕竟在朝堂之上他也不能说防着李献忠谋反。
李献忠战功赫赫,也没有啥越轨之举,他如果这么说了,肯定会遭到大臣的质疑。
朱由校毕竟也不是小孩子了,他有自己的思考。
他说道:“魏忠贤,当初宁远伯是你弄到诏狱中去的,你可以告诉众人先帝为何要将他下狱!”
魏忠贤说道:“当初先帝将宁远伯下狱,是因为朝鲜使者的控诉,朝鲜毕竟是我大明的第一藩属国,陛下不得不考虑到朝鲜王的情绪!”
“事后查明,这只是朝鲜国内反明势力的诬告,宁远伯在朝鲜一心为我大明着想,绝无半点不妥之处。”
朱由校也说道:“先帝要朕亲自释放宁远伯,并说他一定会替大明剿灭建州的,可见先帝并没有不信任宁远伯的意思。”
然后他又问道:“熊本兵,兵部觉得宁远伯是否是辽东经略的最佳人选?”
熊廷弼赶紧说道:“陛下圣明,辽东经略非宁远伯莫属。臣相信假以时日宁远伯一定会替我大明荡平建州的。”
熊廷弼说完后,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维贤等一众勋贵,立刻表示支持宁远伯李献忠升任辽东经略。
毕竟他俩才刚刚拿到天上人间的分红,自然要向着李献忠说话。
这种情况下东林党人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
李献忠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辽东经略。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
魏忠贤有当众将那几个兵部同户部的好几名主事、郎中涉嫌贪污军饷之事给呈报了上来。
看到魏公公没有搞株连将事情扩大化,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生怕魏公公为了邀功扩大打击的范围。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