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老将刘綎说道:“此前的万历三大征老夫亲自参加了两场,这次平定建州自然也不能错过,宁远伯放心,出鸦鹘关的任务交给老夫了!”
搞定了佯动的明军后,李献忠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此前李献忠被关押在诏狱时,李三顺就将这个消息悄悄地散布了出去。
朝廷此举引起了辽东将士极大的不满,尤其是如今大明连丧两帝,天启帝又只是一个15岁的娃娃,更加使得他们不看好朝廷。
情报司前一段时间也很忙碌,因为这几乎可以视作辽东自立的一次预演。
他们要记录下所有人的反应。
辽东军大体是三类人,一类是李三顺,孔有德这些李献忠的绝对亲信,或者是辽东李家的人,他们自然是积极表态一定要给朝廷施加压力,甚至不惜兵变营救出宁远伯。
更多则是一些冷静派,虽然他们表示朝廷不公,必须要营救出宁远伯,但是不主张立即采取兵变这种过于极端的方式。
最后则是少数的骑墙派,这些人觉得李家要倒了,准备自谋出路,甚至还有联络其他靠山的。
好在开原路的主要将领中并没有出现第三类人,那些经不起“革命考验”的人,自然也会慢慢被边缘化,最后淘汰出辽东军。
甚至让他们在今后的征战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光荣牺牲”!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李献忠最关心的就是粮食了。
因为这个夏天辽东以及建州果然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巨大旱情,已经差不多有三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了。
应该说建州地区的旱情比辽东地区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境内的大河不多,而且许多田地都位于山地,一旦出现旱情,灌溉就成了大问题。
根据情报司的消息,今年建州的夏粮至少要绝收九成以上,这意味着如今建州的粮食非常紧张。
同李献忠一直通过“开中法”囤粮,以及从江南采购粮食不同,由于去年一下子从朝鲜掠夺了大量的粮食,建州早就停止了粮食的收购。
当努尔哈赤发现今年旱灾严重,想再购买的时候,科尔沁的商人们早就在李献忠的吩咐下停止了供应粮食。
范文程自豪地说道:“多亏宁远伯有先见之明,让我们提前修建了上百个大型蓄水池。”
“目前平虏堡周边总共有良田30万亩,其中10万亩距离凡河较近的地方依旧种植小麦粟米等粮食,其他20万亩已经全部种上了情报司提供的番薯。”
“这些番薯3月就已经种下了,现在涨势喜人,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能收获了。平虏堡依靠着30万亩良田除满足将近7万张吃饭的嘴外,应该还有不少富裕!”
这批番薯十分重要,毕竟此前的番薯是情报司在福建繁育的。
如果在辽东可以种植成功,那么这20万亩番薯会有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辽东的种子。
今年除了少数靠近河流的地区,其他田地铁定是长不出粮食的,也就指望这些番薯救命了。
目前辽东的粮食已经飞涨了,尽管商人们带来了不少粮食,不过目前粟米已经涨到了1两5钱一石,江南的大米则是2两一石。
据说建州那里粮食已经出价6两银子一石,但是李献忠依旧不愿意放粮给他们。
如今平虏堡的粮仓里共有130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除了小部分高价贩卖赚取银两外,相当一部分,李献忠会用来收地。
如今粮价暴涨,许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粮食,最终只能卖地换粮。
辽东的土地比不得江南,最好的土地也就10两银子一亩。
而且兵荒马乱的现在根本就卖不出这个价钱。
如今战事未开,辽东的粮食已经是这个价格了,一旦同建州开打以及旱情的持续严重,粮价肯定还要涨,到时候涨到三四两银子一石都算是好的。
最可悲的是你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那么李献忠就可以很轻松的用1石粮食换取1亩良田。
要知道他这些粮食从江南采购也就5钱银子。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