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遂发式的鲁密铳也已经被研究出来了。
不过李献忠对此却没有太惊讶,五十年前欧洲就研发出了遂发枪,不过目前火绳枪依旧是战场上的主流。
原因很简单,遂发枪打不过已经很成熟的火绳枪。
这个时代的遂发枪在射击速度上并不比火绳枪快多少。
士兵发射火铳需要先清理枪膛中的残留,然后将一定量的火药放入枪管中,再放入铅弹,再塞一些碎布固定住子弹和火药,再把另一种精制的火药倒满引发的火药池,然后还要把火绳固定到扳机上,打开火药池,瞄准,开火。
遂发枪也仅仅只是在最后两步上要比火绳枪节约了一点时间而已。
之前那些繁琐的步骤其实都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燧发枪经常打不上火,点火率低。
这样一来仅有的一点点射速优势也没有了。
这个时代你让士兵用燧发枪打火绳枪那基本属于送死。
以至于欧洲的许多士兵拒绝使用燧发枪。
当然加快装填速度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可以用纸壳将火药定量装,这样每次士兵就不用再去估算需要多少火药,直接全部往里倒就行;再事先用鹿皮直接包裹铅弹,这样将省去了塞破布的时间。
这两种手段李献忠已经交给了平虏卫,所以平虏卫发射火绳枪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30秒一发,几乎是普通火铳的两倍速度。
所以他对燧发枪并不感兴趣。
要彻底解决火铳的射速问题,需要制造出后装枪,再配合米尼弹,可以直接将固定的子弹推入枪膛。
这种技术要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才出现,以他一个“键盘侠”的能力是无法完成这些改造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平虏堡制造的燧发枪点火率居然是百分百,连射了十次都没有出现点不上火的问题。
李献忠本以为是汤若望的功劳,但他却说道:“亲爱地宁远伯,你应该感谢这位韩公公,他用你们大明的百炼钢作为弹簧的材料,大大提高了点火率。”
“而且开花弹是他搞出来的,他对铸炮也很有研究,正是有了他的协助我们才能这么快就完成红夷大炮的铸造。”
汤若望的话让李献忠大吃一惊,这位韩公公正是之前他死皮赖脸向兵仗局刘太监要来帮忙指导鲁密铳工艺的。
没想到居然还捡到了一个宝。
原本他给情报司提供了三个人:宋应星、徐光启、毕懋康。
很可惜此时宋应星才二十多岁而且四年前刚中举人,目前还在科举路上努力,对来辽东没有兴趣。历史上他六考不中进士后才放弃可科举。
而毕懋康现在是山东的巡盐御史,官不大,才七品,可人家也不愿意给李献忠来造火器。
东林党人把控着吏部,李献忠无法调人。
徐光启就更别想了,虽然他现在他还不是内阁重臣,但也是正经的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前途无量。
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东林大佬前首辅叶向高的弟子。
就李献忠同东林党的关系基本也就不用开口了。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无心插柳,碰上了一个擅长火器的韩公公。
李献忠说道:“辽东矿监马公公那里还缺一个副手,我看韩公公正合适。您就挂着辽东矿监副使的名义在这里安心替本伯督造火器,至于兵仗局刘公公那里我自然会打招呼,您看如何?”
矿监这可是出了名的肥缺,副使也比他一个兵仗局的掌司强的多,韩公公自然愿意。
于是说道:“那咱家就多谢宁远伯提携了!”
李献忠说道:“按我这里的规矩,对火器做出重大改革都有奖励,韩公公这次贡献出了开花弹当赏银一千两,还请韩公公笑纳!”
早就听闻这位宁远伯出手阔绰,自己一辈子也没挣到过一千两。
不过韩公公还是说道:“这开花弹其实早在孝宗弘治年间就出现了,咱家这不过是借花献佛,实在是受之有愧!”
听寒公公这么说,李献忠倒是觉得他的人品还算不错。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