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的他,甚至还不如得知萨尔浒大败后的杨镐。
杨镐好歹还知道第一时间封锁消息,将败兵隔离在军营,然后赶紧通知幸存的东南两路大军撤退。
如今的袁应泰则是毫无作为,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发呆。
无奈之下,阎鸣泰只得代替袁应泰发号施令,谁让自己有一个“善守”之名。
之前宽甸的形势虽然不好,但阎鸣泰怎么也想不到,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宽甸六堡就已经被建虏攻占了五个,阵亡守军六千人。
如果再加上贺世贤本次出击战死的一万六千人,明军此时已经阵亡了2万2千人。
这简直就是杜松、马林在萨尔浒大败的翻版。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阎鸣泰,一边将战报传回京师,一边私下向李献忠求援。
虽说鸦鹘关尚有五千宣府边军守卫,但如今南线明军士气低落,若是鞑子趁势杀入清河甚至逼近辽阳,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在阎鸣泰看来,即使李献忠不派出辽东铁骑,好歹也应该派出一些火铳手协助守卫鸦鹘关。
这场大败之后,袁应泰的辽东经略肯定是保不住了,但是辽东不能乱啊。
若是让建虏再度杀入辽东边墙,甚至于他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运铜路线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位于宽甸堡的戚家军同白杆兵这两支精锐部队也不能就这样被建虏吃掉。
李献忠此时也十分关心发生在宽甸的这场大战。
情报司的密探第一时间就送回了最新情报。
看到战报后他也不得不感叹历史的自行修复能力,他发现尽管自己的出现大大地影响了事件进程。
但许多事件在改变了之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比如袁应泰取代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
而原本应该发生在两年后的白杆兵同戚家军的“通州火并”,以及贺世贤醉酒中了建虏的诱敌之计导致自己战败身死,居然提前在宽甸堡提前上演了。
就连贺世贤的死法都没有变,皆是身中数十箭,力竭而亡!
此时他对万历的身体是越来越担忧了,原本万历还有将近一年的寿命,可如今会不会也如同这两件事情一样提前发生?
尽管这场宽甸大战早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不过战役的进程还是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说实话他也没有预料到明军会败的如此之快,以及如此之惨。
不过此时他并不打算直接出兵宽甸,说实话即使他将辽东铁骑同突击营全部派到宽甸,同样没有把握解宽甸之围。
此时还是需要给到努尔哈赤一定压力的。
于是他选择了将这两支骑兵先派往抚顺关,一方面可以牵制下界藩城的建虏;另外增援鸦鹘关或者辽阳路程也会近一些。
即使建虏真的杀入了辽东边墙,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增援沈阳或者辽阳。
至于何时出击,他还要等待时机。
一方面是等待袁应泰的倒台,另一方面也是等待战局出现新的变化。
得知代善等人大胜后努尔哈赤还是很高兴的,虽说这些汉军包衣战力不行,不过也并非一无事处。
这次在攻掠宽甸五堡以及引诱贺世贤上的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皇太极说道:“这次将汉军包衣编入各旗其实也是范文寀先生的提议,我只是将他的建议告诉了大汗!”
努尔哈赤说道:“看来这个范文寀确实长于谋略,就授予他一个游击之职,让他留在帐前出谋划策吧。”
虽然这次击溃贺世贤的明军八旗的损失不大,仅仅只战死了不到一千八旗兵以及两千多汉军包衣。
可是目前他们仍然无法攻入辽东边墙。
因为宽甸堡的六千多明军仍然没有消灭,两黄旗同上万八旗包衣一直被牵制在这里。
正当他准备商量如何消灭这支明军时,传来了一个噩耗,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的佟佳·扈尔汉突然暴毙。
扈尔汉是努尔哈赤的养子,更是五大臣中最年轻的一个,每战必定奋勇争先。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