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重生朱由崧
超小超大

第4章 京营闹饷 (2-1)

田成刚刚出去没多久,又有小太监匆匆忙忙来通报。

“陛下,卢提督求见。”

小太监口中的卢提督,就是卢九德,有个外号“胎里红”。

卢九德以前服侍过老福王,后来任凤阳的镇守太监,因拥立朱由崧有功,现在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提督京营,是目前朱小崧比较能信任的人。

“快让卢公公来英武殿。”

卢九德突然求见,必定有是什么事情。

~~~

“臣叩见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卢九德对朱小崧行参拜大礼,被朱小崧一把拉起。

“卢公公,你我之间些许俗礼就免了,朕看你神色匆匆,来见我是有什么事吗?”

卢九德顺势起身,一脸肃容,“陛下,京郊伏兵场那些兵崽子闹起饷来了!”

朱小菘脸色沉了下来,明朝士兵闹事是很常见的,因为朝廷没钱,经常欠饷,而且上级还要克扣,所以就经常出现士兵不满闹饷的情况。

不过闹饷多是地方部队和边军,没想到京营居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是演变成哗变,这性质就非常恶劣了。

朱小菘急忙问道,“闹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范围还是小部分的人在闹?”

“回陛下,闹事的是北大营。原本奴婢今儿早上准备去北大营观操,却发现那些兵崽子在大声喧哗,请求朝廷发饷。”

“臣怕他们闹急了,一边派人安抚,一边进宫说明情况来了。”

应天府京营有士兵六七万,除了值班的外,其他大部都是分布在南、东、北三大效营伏兵场。

“除了北大营,其他两营呢?”

“回陛下,南营轮值,东营倒是安静。”

“北大营好像是忻城伯赵之龙管辖的吧,他这是干什么吃的!速速宣他来武英殿见朕。”

赵之龙是应天府守备勋臣,北大营兵将主要是由他直辖。

朱小菘问卢九德,“卢公公,我记得朝廷户部有给京营拨过军饷,怎么还会出现闹饷?”

卢九德苦着脸说道,“:陛下,户部给的银子只够今年八个月的军饷,剩下的国库没钱,都还欠着呢。”

朱小菘在殿中踱着步,心中暗暗沉思,他所知道的历史,好像没有关于弘光朝廷京营闹饷的事件,应该问题不大。

“卢公公,京营总共有多少人?”

卢九德低下头说道,“登记在册七万五千三百人。”

朱由崧皱着眉说道,“卢公公,我问的是实额数量。”

卢九德迟疑了一会,说话声音小了几分,“实额在四万六千三百余人。”

朱小菘知道明末的军队腐败,做假账吃空饷那是基本情况。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都少了快一半了。

而且剩下的这四万多人的军队,怕是还有不少老弱病残混日子的关系户。

朱小菘发现应天府的兵力,和历史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说应天府城有十余万兵力,看来那只是存在纸面上的数字而已。

朱小菘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卢九德,卢九德提督京营,对吃空饷这种事肯定是早就清楚的,说不定他也有份。

但就是这样,朱小菘也得想办法在过年前把军饷发下去。

要是把弘光朝廷当作一个大公司,这都快过年的了,一个连工资都发不下去的公司,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你还指望将来员工给你拼命。

不过现在京营闹饷对朱小菘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发饷可不打算把银子交给这些文官武将。

他得想办法溜去京营,正好借这個机会收买一批军心,到时候带着内侍太监亲自去发饷。

这时小太监通报忻城伯赵之龙在外等着召见,朱小菘让他来到武英殿。

“臣参见陛下,圣安。”

朱小菘打量着赵之龙,只见此人身形高大,长得仪表堂堂,当真是一副好皮囊,可惜只是个毫无气节的大汉奸。

南明:重生朱由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魂穿明朝:我成了锦衣卫指挥使 连载中
魂穿明朝:我成了锦衣卫指挥使
秃噜皮不扑街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魂穿明朝:我成了锦衣卫指挥使】飞鱼服,绣春刀,锦衣出,血满朝。李源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看了本书就穿越到了大明,还是个人人畏惧的锦衣卫指挥使。从此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就踏上了探案的不归路。当朝太傅,西厂督公,局中局,案中案。我,李源,要令这大明奸佞闻风丧胆。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1万字5个月前
三国:我有技能熟练度 连载中
三国:我有技能熟练度
古风乐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三国:我有技能熟练度】东汉末年,乱世将临;国家动荡,社稷崩塌。乱世生存,人命如*介;英雄豪杰,搅动风云起。张飞:“痛快!哈哈哈......”关羽:“快意恩仇,快哉!”典韦:“战!战!战!”赵云:“胡*死来!杀......”黄忠:“看箭!”重生汉末,*根崛起,叱咤风云,再造乾坤!(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挂钩;本书慢热,请大家多多支持!)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
11.5万字5个月前
大宋:开局宰了西门庆 连载中
大宋:开局宰了西门庆
年年都有鱼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大宋:开局宰了西门庆】特种兵魂穿北宋,附身打虎英雄武松身上。开局宰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为武大郎报仇雪恨。为活命逃往梁山水泊落*为寇。杀王伦,留林冲,招纳江湖好汉。树大旗,揭竿而起,替天行道。败童贯,诛高俅,颠覆大宋江山。征辽国,灭金国,一统神州大地!(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4万字5个月前
靖难攻略 连载中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洪武之治还未过去,南北之分还未平息。朱高煦瞧着站在自己对面不可逾越的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威震西北的西宁侯宋晟,从南打到北的武定侯郭英,捕鱼儿海之役前锋的长兴侯耿炳文,剿灭月鲁帖木儿,翻越高黎贡山大杀四方的猛将瞿能,辽东三头怪的杨文、吴高、平安……还有远征屈裂连河的骠骑大将军俞通渊,都督何福,以及皮笑肉不笑,瞅着自己脖子在暗地里磨刀的朱允炆。嗯……朱高煦眉头一皱,想要退至老爹身后,然
347.9万字5个月前
汉末孤峰 连载中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主角王耕因黑拳违规被丟进大海中喂鲨鱼,遇到古战场海市蜃楼,魂穿到汉末名将田晏之子田峻的身上,此时正值公元177年田晏与檀石槐草原大战惨败,田峻率二千亲卫断后,身陷绝境。 绝地求活后,立下功勋,努力争取到辽东太守职位。在广褒的东北平原上大力拓荒,收容(收购)流民,护住民族元气,败鲜卑、高句丽、夫余、辰韩、马韩,建立根基,潜心发展势力。待天下变乱之时,南向而争天下。
131.6万字4个月前
三国争鼎 连载中
三国争鼎
眼见为食
初平二年,曹操寄身袁绍,刘备依附公孙瓒,孙氏兄弟托庇袁术,豪杰未起而大乱已现。 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及汉章帝白虎观奏议的打击而苟延残喘的诸子学派看到了最后一线希望,或领袖逐鹿,或择主从龙,诸子之光在神州大地上迸发出最后的灿烂。 故事,从十万黄巾围北海开始。
15.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