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虽已经知道结果,可从报喜的官差口中亲自说出,陈家人才生出落袋为安的喜悦和仪式感。顾氏被晴雯搀扶着,亦紧紧抓着后者的手,情难自矜,笑意不绝。陈启一双眼睛通红,只看着儿子从好友的簇拥中走出。
陈恒步步上前,略做抱拳。又从双手高举的官差手中,接过自己的金帖子。只见黄笺有五寸长,一掌宽,上面洒有金粉,阳光下熠熠生辉。
像是担心命运是否会给自己开个玩笑,陈恒特意打开帖子看一眼,又见其上的名字籍贯,都是清清楚楚,不曾有错。扬州府泰兴县陈恒———他这才松口气,朝着身侧的信达点头。
后者心领神会,立马替哥哥递上一个红包。这玩意儿虽然俗,可辛苦跑这一遭的官差却最高兴。官差是老油条,一掂红包的份量,就知道数目不菲,当即对着身后的官兵使眼色。
十六名敲锣打鼓的官差,又开始吹奏乐曲。柳湘莲真是爱起哄,他叉腰站在一箩筐的铜钱前,伸手掏了一把,就对着外面的人大喊道:“天公降喜,人人皆沾。”
“恭喜大老爷,贺喜大老爷。”
“恭喜恭喜。”
老百姓也是捧场,一边低头抢钱,嘴上还不忘说着吉祥话。陈恒又是谢过特意留着奏乐的官差,才领着信达回到亲人身边。
一家人,足足将四个箩筐的铜钱都洒干净,才欢天喜地的回到家里,共享此刻的热闹荣光。
…………
…………
会试的结果,不仅应考的举子关心,各地的会馆亦是操心的很。这是自家故土,在天下人面前扬名的时刻。所有会馆,不分远近都派了人守在榜前。
扬州会馆的人,等了半响,才从回报的脚夫口中,听到两个扬州士子考中的消息。名次都在三榜,比起前两届会试还有不如。
旁边的金陵会馆独霸六名,实在吓人的很,自然不必多说。就连二哥苏州会馆,亦有三人登榜。扬州会馆的人心灰意冷之下,正欲打烊收摊,忽见外头急促的跑进一个人。
“不好啦,不好啦……呸呸呸,大好事,大好事啊。”这人一进来,就是语无伦次的很。不仅让会馆的下人好奇,也把馆内驻留的士子吊起胃口。
“出什么事了?”
“伱这般又好又不好的,到底是怎么了?”
这人定了定心神,很是收拢一波注意力,才兴奋道:“这次会试的会元————”大家的心思都被吊起来,有夺魁自信的士子心跳都慢了半拍。
“是我们的扬州的!哈哈哈哈哈哈。”
听这人说完,大家纷纷惊呼道。
“此话当真?!”
“是谁?”
“哎呀,你这人说话怎么只说一半啊。”
“好兄弟,快快说来,这会元到底是谁?”
“是我们上上届的解元公————陈恒陈大老爷。”这人一言毕,馆内顿时传来轰鸣。陈恒在天下仕林不出名,在扬州的名气还是有的。
大家如何不识骑白马上京的举人老爷呢?想当年,也是扬州的一大轶事。哪怕到今天,仍被扬州百姓时不时拿出来传唱。少许人压下心中的失落,又加入到相互贺喜的队列。
不论怎么说,扬州府能拿下本次会元,可算是替本府乡试改制正名了。从今往后,谁还敢小觑扬州府的解元公。
大家讨论着陈恒的生平,亦有人说到他在扬州的事迹。
聊着聊着,一群士子突然发现,这位会元好像已经连中五元。发现这点的士子,忙把此事传给旁人。大家越说越心惊,越说越期待,心中都升起一丝不该有的念头。
“这……”
“该不会……”
大家压下心头的紧张,若是殿试上再中个状元。那……那……就是连中六元,实在是本朝的一大文功。
“不行,明日得去陈府贺喜。”
“同去同去,一定要好好拜会下陈会元。”
“哈哈哈,我们扬州终于有自己的会元了,我回去一定要好好给家人说说此事。”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