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侄儿有心唠唠家常,贾敏也只好作陪。宝玉的口才不错,这些年亦有些长进。谈吐举止本就是从小教养出来,说起事来也不再糊叨。
能得探花郎、解元公倾囊相授,林珏只叹此生的好福气,苦恼着有何人能来陪自己一起受罪。
“持行,你这是家里来人了啊?”
他跟贾宝玉还结着梁子在呢,这样上门,少不得要吃些亏。
林黛玉却自顾着憋笑。看女儿如此作怪卖乖,贾敏忍不住横了她一眼。恰在此时,门外又来了个下人,站在廊上问。
这年头,读过书的人大多有几分眼力劲。宝玉虽然不爱读书,可在艺术鉴赏上却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毕竟从他出生开始,家中就少不了名贵之物。
…………
林黛玉从头到尾只当个陪客,见母亲脸色有恙,怕贾敏一发火,给宝玉一顿数落让场面变得难堪,赶紧出声打着圆场。
好好好,倒叫你们俩联起手了,林珏顿感不敌,只看向一旁偷笑的黛玉,求起外援,“姐~~~”
独自偷了一天的空闲,陈恒原本打算去国子监还书再借。他手中拿着李贽开的特例,在国子监的书楼里可谓称王做霸,横行无忌。
贾敏瞧了瞧天色,见马上要未时,便道:“送吧。”
话末,见气氛不错,宝玉就追问着:“不知这楹联是谁写的?竟有如此巧思,真叫人佩服。”
宝玉在贾敏面前,到是老实的很。乖巧的说着老太太想要见贾敏,又说家中备了宴席,随时等着给林姑父接风。
“嗯。”林如海点点头,“他跟陛下请过旨,估计到时会找你和姚郎中请教。你到时候去了王府,别失了礼数。”
当听到忠顺亲王领了茶马边市的差事,陈恒还有些意外。这可是李贽的亲弟弟,两人自幼关系就极好,没想到亲王在本朝也能出来做事。
谁知林如海后半句就道:“你跟我们一起去。”
一家人才走上台阶,以贾赦为首的荣国府男人,就热络的走出中门来,迎着这一家贵客。
…………
“这可是好事啊。”那人笑着点头,凑上来看向食盒,见里面的点心样式俱全、种类繁多,忍不住咋舌,“持行,你这亲戚真是有心了,竟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要是敢在大街上纵马驰骋,以后两匹马都不许碰。”陈恒亦是出声恐吓。
见老师执意要带自己出去串门,做学生的也是推辞不得。陈恒只好回屋换了套衣物,穿着得体后,才跟着老师一道坐上马车。
啊,这真是件难事啊。林如海现任左都御史,奉旨监察百官。那贾家人,算不算百官里呢?贾敏心中深感头疼,更知道一个女婿不上门拜见长辈,传出去对官声更是不好,首先就违了人伦孝道。
因这件无法言说的小事,众人的气氛又和睦许多。吃东西的时候,有给陈恒科普国子监的书籍,有说国子监的风气着实不好。
“放心,陛下已经着内织染局办理。不日,就会有工匠启程往秋浦街去。苏杭两地的织造局,眼下还动不得,不过货还是照样得供。”
两人这才笑别,
阿这,那不是御马吗?林珏自幼耳濡目染,也知道些宫里的规矩。御赐之物,多的是金贵讲究。
一番话说的黛玉也是心花怒放,忍不住笑道:“表哥必然不想知道此人是谁。”
陈恒、林珏、林如海三人坐前一辆,借着路途的功夫,林如海也给学生讲起最近一些朝堂的事情。
“这事不急,慢慢来就好。”陈恒替林珏辩了一声,书道贵在持之以恒,非五年、十年不见功力。后者当时露出大喜,大哥,你果然还是我的好大哥。
“听话。”林黛玉当即答。
“????”林珏瞪大了眼,突然好想念远在扬州的陈清岳。
前段时间,陈恒跟姚自然的辛苦,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说的好听点,叫为国尽忠。说的难听点,三两银子的活,你就把命卖了,小兄弟,不值当啊。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