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这些年断断续续的借书看,也将林家的藏书看的七七八八,好不容易找到本没看过的,人在位置上才坐一会,就听到门外有人走进来。
“兄长好没道理。”
听到这样熟悉的念叨声,陈恒笑着转头,就看到黛玉领着紫鹃、雪雁走到面前。
他满脸无辜的反问:“妹妹,我怎么了?”
“我回来这几天,你连一次门都没来过。”林黛玉去过一次京师,回来之后胆子也是大不少。直接搬来一张凳子,就气鼓鼓的坐在陈恒身边。
陈恒这才明白原因,赶忙笑着解释手头的事情。听明白对方是受爹爹所托后,林黛玉心中的小心思已经消去一半。
“那么说兄长以后会去趟苏杭?”林黛玉满是好奇,人啊,只要出过一次门。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就抵挡不住。
陈恒仔细想了想,按道理来讲他肯定是要去几趟的。有些事不亲自去办,他肯定放心不下,便对着妹妹点点头。这两人说着话,这头紫鹃已经泡好茶,摆放在两人面前后,又退到黛玉身后站着,专心致志的听两人谈话。
“那你回来可得跟我说说苏杭的风景。”林黛玉很是兴奋,别看她是苏州人,可从小到大回去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好。”
这是件小事,低头继续看书的陈恒,答应的很爽快。他今日看的是《李卫公问对》,内容多是兵法、军事为主。在宋朝被选入武经七书之一,不过陈恒看它只做闲读,没有深究的打算。
这东西比读书更讲天赋,看个热闹就好。陈恒自问没这方面的才能,只是拿来扩宽下知识面。也是林家不像薛家,薛蝌的闲书可就丰富多了,陈恒也不至于挑本兵书来打发时间。
见兄长又低头看书,林黛玉也不在意。只借着正午耀眼的阳光,述说着自己最近的近况。一会是京师贾府的热闹,一会是高门大户里奇奇怪怪的规矩。
陈恒大多数都在默默听着,一心二用的本事,只要不是全身心看书,他还是能做到的。贾府此刻的盛景,他在原书也看过不少。此刻听林黛玉说起来,又觉得真实几分。
两人随意聊着,都没有去在乎时间的流动。当听到黛玉现在回到书院,已经给谢师当上助教,陈恒猛地抬起头,从书上移走的视线,带着惊喜的看向女孩,道:“竟有这样的好事?你怎么说服伯母的,能让她答应下来?”
他是没想到,去了一趟京师,伯母回来就转了性,竟然能同意林妹妹外出的要求。黛玉也是好玩,手托着腮,露出自得的笑容:“都是我娘教的好。”
陈恒不知道贾敏在京师教了黛玉什么,可为对方高兴的心思是真的。林妹妹这样的性子和才情,要真被困在一宅之地,实在太过可惜。
只是后堂里都是女学子,陈恒不好打听过多。就把话题转到林黛玉帮谢氏备课的经历上,听着对方说着准备教案的辛苦,以及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林妹妹对此事的真诚喜欢,陈恒更是不住点头轻笑。
林黛玉则将一些课堂上的趣事,隐去女孩的名讳,也拿来给兄长说道。有些好玩的地方,她自己都未说完,已经笑得乐不可支。
陈恒一直静静听着,当对方说到疲惫辛苦处时,才出言安慰几句。他没有劝林妹妹偷懒放弃,反而鼓励她好好做下去。人这一辈子,能找到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是件极为难得的幸事。
两人说完此事,又将话题转到林黛玉的话本上。在这方面,后者的问题就多了。她最近正在犯愁故事的编排,将一本类似聊斋的短篇,扩展成长篇故事。个中要考虑的矛盾关系,非简单几句话能说清。
陈恒在这方面,算得上一个行家。写文章跟写话本是两件事,他作为黛玉半个领路人,自然要肩负好教导的责任。索性趁着时间多,把写长篇话本的要点摆碎教给黛玉。
一直到贾敏喊他们吃饭前,他们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意犹未尽的两人,只好相约下次碰面时再继续讨论。
今天下班晚了,改了几个版本都不太满意。先传上来,保个全勤。明后天爆发的时候,再继续修改润色一下。感恩,感恩。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