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文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名都写了要升官,死伤者的家属要抚恤,如此这么多的名字,潘濬倒是别的人一概都没看清楚,就是先拿着李承的任命反复看了好几遍,末了才叹气,对着目瞪口呆的韩本说道,“关将军此番如此行事,吾等晚了一步矣!”
阳陵坡荆州军大营,李承正在关羽的帅帐里面对大家的恭喜而不停回礼,李承莫名其妙,却也高兴,看来是关羽把这一次北上自己出谋划策以及后勤料理还有救助伤员的事情都算在了一起,累积到了功劳,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幕。
廖化朝着李承拱手,“才一年不到,如今李君就已经升到和吾一样的官职了!”他哈哈笑道,显然也为李承高兴,“果然是俊才,在此地就脱颖而出了!”
这个中军主簿,和廖化的这个主簿又非同一个概念,显然,这个主簿就是要承担起正儿八经的军中参谋之责的,而其实李承也一直在如此做,只是如今关羽需要给他一个明确的身份罢了,他那个所谓屯田别部司马,现在都在战时了,还有什么屯田事务可以做?
另外这个襄阳太守府治中,就是纯粹的名号了,现在襄阳郡大部分都还在曹仁和于禁手上,他是半点职权都没有在身上的。
其余的人都有封赏,关羽在升职加薪这个事情上,很少有拖延,特别是这一次北伐之战,特别需要激发将士们的积极性,而且出征两个多月,积累了不少的军功,的确需要先用掉,给大家官职上有所体验,让大家伙都安心。
关羽升帐,见到李承特别高兴,于是叮嘱了一二,“汝如今又是治中,又是军中主簿,军政务都要仔细帮衬,不可怠慢。”
李承拱手,“多谢将军,吾听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在军中当差,所见所闻,都是军务大事,自然是要谨言慎行,以图周全,只是年岁尚小,经验有缺,异想天开之议甚多,还请将军不要计较。”
“不会计较,”关羽淡然说道,“只要汝出自公心论事。”
“《管子》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属下既然为中军主簿,参赞军务,若是有什么直言劝谏之事,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关平心想这位义弟今日真的是高兴疯了,大人只是随口这么一说的,没想到你倒还是真的大喇喇地要先说好自己一定是会指出不足的。
关羽凝视了李承一眼,李承又觉得自己的后背开始出汗了,过了一会,关羽才点点头,哼了一声,“太啰嗦。”
李承打了个哆嗦,闭上嘴果然不啰嗦了,今日众人商议的还是要如何作战,于禁军之前和关羽的主力对撞了两次,这些日子又要试图不断来支援樊城了,在现阶段两军主力尽出的情况下,普通的阴谋诡计已经发挥不上用处了,大开大合之间都是直接的碰撞,就算是偶尔有一些偷袭侧翼突袭之事,那也会马上被敌人的援军赶来遇见。
这些日子的战况分析来看,如果那个水淹罾川口的计划没有实施的情况下,单独这样子对阵,荆州军并不会落在下风,唯一要让荆州军分神分散力气的原因就在于还要分开兵力去堵截樊城。两边作战,不仅是要分开力量,还要应付起似乎在若有若无之间发生的联动反应。
这些必须要认真考虑才行。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