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
“说采买有些困难,如此多的粮草,非世家大族才有,而这些世家大族,又并不是十分愿意做这个生意,高价出售家父都买得艰难。”
他看着李承面无表情,连忙又解释,“请继之不必担忧,吾虽非君子,可也知道言必出行必果的道理,家父已经准备从武陵、零陵、长沙等地去采买,一定会办好此事。”
“只是……”
“只是什么?”李承淡然开口,他就知道这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如果一直都是顺风顺水,那一定是有人特意给你营造好的假象,意图你上钩的,所以蔡菁说了这个事情,他就大概有些准备了,这是一招闲棋,为了让粮草更充沛的闲棋,但是没想到这招闲棋也居然出现了变化,“令尊不会爽约,而是要拖延了吗?”
“是,的确如此,只是时间要拖延一些了。”
李承叹气,“存瑾兄!这算是第三个坏消息了,汝没有带来两个。”这个蔡菁真的是属乌鸦的,乌鸦毒舌铁嘴,一来就带了这么多的负面消息,叫人一时间都难以消化。
这几个问题都是没办法提前准备好万全之策的,现在的药物又不是西药制剂,直接工厂流水线就可以生产出来,都是植物炮制成的中药,不仅需要范围极大的采摘场所,制作的时间也需要极久,而且根据李承的观察,中医在药方上已经有了许多经典的秘方,但是在药材的使用方面,许多药材的药性,还没有被发掘出来。
李承之前为荆州军在屯田所安排种下去和提前收割的粮食,也只能是有效地提升一些数量,而非有成倍的增长,并且就算是采买了更多一些粮食,也不可能超过南郡乃至于荆州的财政赋税收入,爆兵那也是有限制的,糜芳就是第一个不愿意太过于压缩南郡太守在地方民生上开支之人,他有压缩,这已经足够意思了。
更不必说那位潘治中了,李承之前几次拜见,虽然说话客气,可行事颇为方正,不会因为对着李承青眼有加而改了给荆州军的税粮份额。李承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潘濬要料理整个湘水之西荆州的全部事情,如果因为要支援荆州军而搞得荆州地面上民不聊生,这是治中他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而且就算是军粮仓库之中还有一些剩余,那也绝对是不可能今日之内就尽数运来,大水虽然退去,但是汉水水势依然极大,凡是逆水行舟,要花费的时间极高,虽然已经比陆地运输损耗少了许多,但是李承没有任意门,所以这个也是需要时间。
而蔡家的变故,让李承的确是有些措手不及,还好李承也没有打算把这两家要提前缴纳的租金当做是马上要用来解渴的清泉。只是蔡菁见到李承叹气,心下惴惴不安,于是又忙说道,“继之切勿担忧,此事家父绝无毁约之心,只是还请稍待一些日子,待到筹集好了粮食,就一定运到北边来,或者是交给顺丰号,也是一样的。”
上次把当阳县的几万亩良田都租给了蔡蒯两家之人,李承活生生薅老虎皮毛,让两个原本关系不错的人,私下来开标以决出更高的价格,这一次的确是赚了不少回来。
两家要拿来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加起来,近乎于一个天文数字,要让两家一口气都马上拿出来,虽然一次性给的价格也优惠到白菜价了,但是正如蔡菁的父亲所言,需要把这些粮食都直接拿出来,那就是要看收集力度了,而且这个力度,单纯就靠蔡家一家是不太可能的,蔡家必须要去协调各大世家来购买这些。
消息不可能不会被泄露出去,除却军中要用到这么多粮食之外,其余的不可能有这样的胃口,而蔡家既然还愿意履行合约,这就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其他世家的态度。
不愿意给的原因是什么,有人或者有什么势力在其中阻挠?还是单纯是因为嫉妒蔡家拔得先筹,羡慕他得了如此多的良田可以耕种?
李承认为还是前者,各大世家的子弟和自己都有书信来往,特别是北伐之后,不少人都写信来问候,顺便打听荆州军的形势如何,李承当然是妙笔生花,写了许多捷报回去,报喜不报优,让大家对于北伐的信心又提高许多。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