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为什么糜芳堂堂一郡太守,还要冒着被人嘲笑的风险操起老本行,不顾及任何一切的来赚钱了。从这个一体的角度来看,荆州士族们保证了地方的稳定,服从于玄德公当然不可能嘴巴说说,出人出力自然不必说,出粮食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他们就不愿意了。
虽然这些钱粮可以更好的保证地方的安全,但是士族们往往不会认为这个安全是玄德公照看的,而是他们自己出钱出人来帮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士族们从来都是随风倒而没有对着任何一方忠心耿耿的缘故了,在他们看来,无论是谁主政荆襄,都要依靠荆楚士人。
你刘玄德如何厉害,不也还是要依靠荆楚士人团吗?若无诸葛亮出山为玄德公效力,现在恐怕也没有汉中王如此的显赫之势。
关羽正是因为认清楚了这一点,才对于士族们冷眼相待,不愿意和糜芳那样长袖善舞去贴士族们的冷屁股,他看得很清楚,只要田地还在士族们的手里,玄德公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荆州之主。
之前关羽也听到了李承有关于发卖良田的构想,作为一军主帅,他当然愿意把军需搞得多多益善才好,但是身为汉中王的最忠诚追随者,他必须要为日后的大业所考虑,现在若是真的把几万亩的良田都贱卖了,这荆州还是不姓刘!
所以关羽只是答应出租,田租可以低一些,但是要确定这个归属权在于汉中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现在暂时还没缺粮,但关羽必然要准备好这个事情,“汝意,还要继续将其余县的良田也租出去?”
“为何荆楚士族归心者甚少,无非是汉中王拿出来的奖励不够吸引人,”李承解释道,“未尊位之前,无将军、州牧官位之封;无关内侯列侯爵位之赏;更无大片良田和女婢之赐,自然是不够吸引人。”
很多人抱着理想而跟随汉中王,也有人是为了高官厚禄来跟随,当然,也有两者都存在的人,无论如何,没有充分的待遇,没人愿意跟随。
“如今汉中王有两州之地,决不能和开始一样,只求志同道合,更应该要以功名利禄来吸引人才源源不断地前来,如今江陵之北的田地,乃是无主之荒田,如今按照吾等兵力,就算是攻下襄阳,以汉水为界,汉水之南的良田,吾等也是开垦不过来的,还不如趁着将军掌控此事的时候,分了下去,只要保证权柄在吾手,又何必担忧什么呢?”
无非就是大家们朝着汉中王来租田罢了,关羽应该要庆幸现在荆楚士族没有深度绑定荆州军,若是现在一应粮草和后勤、还有军中将领都是荆州人,到了那个时候,立下军功的将领和官员们,明里暗里要求分配打下来的田地和人口还有房产,你怎么说?拒绝吗?
李承的意思也明确,由你关羽主持,吾来办这个事情,起码还能保证公正,万一等到日后北伐军大胜,没有时间在料理这个分田的时候,田地,那时候这个最大的胜利果实,没人注意的话,恐怕又被黄雀悄悄给攫取了。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是出租,而是直接就被人划走了。
这些人可能是荆楚士族,也可能是军阀,或者是当地的官僚,还有顺丰号这种商号,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和现在这样,直接就归属玄德公,能保证住这个底线。
“继之汝也是士族,虽然寒门了一些,”关羽不置可否,反而问起了李承,“汝是志同道合之人,亦或者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来?”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若是可以的话,吾想鱼和熊掌一起吃了,”李承笑道,“顺丰号原本想着要把当阳县的荒地都租下来,也为汉中王和将军贡献一些力量,只是如今为了筹备粮草,没有多少钱了,办不下来,甚是羞愧。”
关羽心想好小子,你这是拿着话来点我呢?不过李承敢在明面上挑明这个事情,却也是证明他的心并无其他歪歪曲曲的,关羽倒是欣赏这种,“那汝以为,要办哪一处的田了?”
“可将左宁县之田也试一试看办理此举,”李承提建议,“蔡蒯二家答应所办之数,只要是能拿来一半,眼下就无困境,而其余之田,若是尽数租了,一来不必如此贱卖,二来吾等也无需如此之多粮食。”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