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胜,亦是惨胜,汉中自然不必说,就连天府之国的蜀地,也是要休养生息几年,才能够恢复元气,而曹操只要再咬咬牙坚持到今年秋粮解征到,不要顾及关中军民的生活性命,一样可以卷土再来。
这样的情况下,荆州的战局就十分必要了,而且一定要明确了这个目的,是牵制曹操大军,而非意图以偏师之力,贪图中原之地。
李承认为,只要把襄樊两城围住,围点打援,把南阳郡之内的所有军事力量都予以拔除,这就足够震撼整个中原和魏国了。
“却不知道,费司马此番前来,可是也有这样的意思?”
费诗点点头,“汉中王未有交代,只是军师将军,的确有如此吩咐。”他对着李承的眼界又一次震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和诸葛孔明一样的思路了。
既然是诸葛亮有交代吩咐,想来这一次也不至于因为大胜而上头,李承听到这话顿时就放心了许多,他笑道,“原本作战,不拘泥于攻克多少土地,吾一直觉得,人才是最要紧的,若是能够把襄樊两地的军民尽可能地都送到南边来,就算是屯田,也足够了。”
“比如上次宛城军民一起南下,无论如何,曹魏想着从这万余人里头找赋税、兵源,是不能了。”
“李君以为,人比攻城略地更重要?”
“自然,人更重要多了,昔日黄巾之乱刚开始的时候,天下诸侯无不以会杀人称之为能,曹操就是如此,屠宛城、屠徐州,不胜枚举;可如今乱世稍歇,天下稍安,就是要看谁能活人更多,把人都聚集起来,自然就胜了。”
这种观点或许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但是从刘备这么多年颠沛流离下来却还能东山再起,最关键不就是他有那么一些核心的团队成员一直都在身边吗?
回到北伐的目标来,如果能够为整个南郡,从襄阳以南,到江陵以北扫清安全,将肥沃的江汉平原土地都纳入荆州军屯田的范围,如此的话,李承完全有信心,两三年屯田下来,足够为十万大军提供充沛的军粮。
他上一次北上就看到了汉水两侧肥沃无比的土地荒废着,心下委实可惜,南阳郡那就太远了,只要把南郡的土地都利用上,几年下来,成效绝对惊人。
中国人只要保证人身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种田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种田吃饭,深深浸润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头和血液里。宛城军民南下,江陵城之中未免有些怨言,为什么会有怨言?无非就是土地不够分罢了,若是江汉平原上的那些荒废的肥田都能拿下来归属荆州官府管理,那怎么会有纷争。
听到李承说起了屯田的伟大前景,费诗都忍不住暗暗赞叹,这位李继之,果然是没有当错这个屯田部别部司马的官儿。
“听闻李君,有神农之学,乃是农家传人?”
“有神农之学知晓,却也不是农家之人,”李承笑道,“吾家所学颇杂。”
费诗点点头,又讨论起了另外的话题,似乎他要问李承就是这两个问题,问完了知道了答案,于是就没有什么正经事了,讨论起诗文经义等事,月上中天,天地之间一片明亮,过了一会,蔡菁来找李承,当了恶客,“明日粮草定额拨付之事,主簿还要和继之兄商议。”
李承起身朝着费诗告辞,“还有军务要料理,请司马恕罪。”
费诗看着李承离开,“卧龙先生的这两道题,这位李继之,”费诗喃喃,“对答如流,虽然不见得能够答中卧龙先生的心思,但这一番话,可谓非天才之能也。”
两人离去,李承悄悄地对着蔡菁说道,“怎么过了这许久才过来?吾不是叫存瑾兄过了半个时辰就来说有事?”
蔡菁翻了翻白眼,“吾倒是想着早些来,只是被汝那位大哥拉住,一定要吾比射箭,不输了三场,怎么肯放我出门?”他又吐槽道,“已经是中郎将了,却还是和力士一般,要角斗比武。”
“不可如此无礼,”李承义正言辞,“汝乃是前军部曲督,坦之兄乃是虎贲中郎将,又是前军护军,也是归属坦之兄管辖。”
蔡菁气极反笑,“好,好,好!吾每日被汝拉着发文写字当差,没想到还要被关坦之名正言顺地羞辱,这下子可是……”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