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等问题?”
“敢问司马,称王为何?”
“自然是纠合天下正直之义士,攻灭曹贼,匡扶汉室。”
“既然如此的话,此文,却还差了天下最重要的两处义士。”
“是何人?”
“振威将军和吴侯!”
振威将军就是失去益州的刘璋,刘璋和吴侯才是天下有数的诸侯,当然马超也算是诸侯,他从凉州起家,昔日在关中逼迫得曹操十分难堪,也是昔日声势显赫的一方霸主,他已经在劝进的名单里了。
称王是一个政治上的大进步,当然人人喜欢,但是这个称王并非是完全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要名正言顺,更是要凝聚人心,那么这个进步不应使自己受到多余的孤立或削弱,要增加讨伐曹操,举起义旗的力量,起码要整合好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所以应做充分的准备。
刘备虽是好像援引河西五郡推窦融为元帅的旧模式旧例子而称王,但他拼凑的那个名单阵容,与之前的这个模式实在是未尽相符并不相当,和诸位诸侯,大部分是自己的属下,一部分是原来刘璋的手下。
在当时,可以汇集到讨曹灭贼的旗帜下而又与刘备同层级的人物,有马超、刘璋和孙权。刘备酝酿称王,应该充分考虑发挥他们的价值,或者认真考虑与他们的关系,所以其实简雍等人不应该是内部统一思想,而是更多地要去外部沟通,现在天下有数的诸侯,远在辽东的公孙氏,太远了不及沟通,可江东这位面上最亲密的盟友,是真的需要做好接洽沟通的。
刘璋与刘备同为汉朝宗室,又是朝廷正式任命的益州牧,是正儿八经的诸侯之一,他的权威来自于建安天子,如果刘备对他做更妥当的安排,表示亲厚,并且委以重任,而不是将他迁至荆州公安,当能发挥出他的政治价值。如果现在由刘璋领衔,或者至少列名于劝进表上,显然更能代表原益州集团对刘备称王的承认。
至于孙权,他才真正是与刘备“位同权均,不能相率”的诸侯,是刘备酝酿称王时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要听从他的意见的重要人物。
若是昔日剿灭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今日大部分还在,而且大部分都推举刘备为汉中王,这个名义就太正当了,简直真的完美复刻了昔日西楚霸王被诸侯推举的好例子。
“汉中王所言,‘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这里头的同盟是何人也?自然非是汉中王的臣属,而应该是和汉中王昔日平起平坐的诸侯,马孟起昔日起兵反叛曹操,自号凉州牧;而江东孙权更是汉中王最重要的盟友,除却孙刘两家的姻亲之外,昔日赤壁大战联合对战于曹操,如此地位可见一斑,而如此重要的称王之事上,却无江东孙氏之事,岂不怪哉?”
“如今玄德公称汉中王,那么身为盟友的江东孙氏,又如何自处?须知孙权如今甚至算不得正经的列侯!”
此时的孙权,连正式侯的爵位都没有。孙权的父亲孙坚以军功被封乌程侯,孙策归顺许昌汉廷后,曹操表孙策袭乌程侯,后改封吴侯。建安五年,孙策死后,孙权继兄之业,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而未曾袭爵。
孙策有儿子孙绍,但是现在是叔叔孙权掌权,他就算是有一百万个胆子,也不敢承袭吴侯这个爵位,既然眼下吴侯的爵位还没人当,但孙权又是实际上的江东之主,故此大家只能敷衍着拿着吴侯来称呼于孙权,而江东内部,又创新用了一个“至尊”的称呼。
赤壁之战后,江东实际上和许昌朝廷断绝了关系,也就是不可能得到建安天子官方的爵位认可,而刘备在建安元年,就已经被朝廷封为了宜城亭侯。
“孙权就连侯爵也不是,可如今玄德公已经称王了,那吾不禁就要问了,是要把孙权列于玄德公从属的地位,还是说不要江东这个盟友了?”
这两个问题犀利无比,问得费诗片刻之间,想清楚后,顿时就汗如雨下,他是真的没想到这位小凤雏李承李司马,只是通过两篇文章就看出来了如此多的问题!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