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人,除却费诗之外,就属王甫和习珍的职位最高,但王甫不发话,周仓说了几句,见到关羽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劝,在座的人,如蔡菁和蒯越等,且均知关羽素来难以说话,并不是可以亲近的随和之人,自然不敢多管闲事,场面再次冷了下来。
李承正在好奇地望着这个历史名场面,关羽忿于自己和黄忠同列,拒不领受费诗带来的汉中王任命。历史上本来应该费诗这么劝,关羽就接受了啊,怎么现在又有了变化?
关平很是着急,他理解父亲的心情,但更清楚玄德公,哦不,汉中王如此安排,一定有他的用意,父亲虽然是汉中王的义弟,彼此为一体,也可绝对不能不给汉中王面子啊,若是如此的话,传出去可是一件大事!
他倒是现在思索的内容要比旁人更多一些,他知道不妥,但他畏惧于自己父亲的威势,也没有资格出来劝说什么,他急切之下,又见到了李承在一侧好奇地望着到处场景,一副好奇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推了推李承。
李承转过头来看着关平的表情才明白了什么,忙摇头拒绝,但是关平才不理他的拒绝之意,用力一推,李承从人群之中踉踉跄跄地跌了出来。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转到了李承这里,廖化忙开口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继之!汝有何话说?”
李承心里头暗骂关平真是铁兄弟,把自己丢出来堵枪眼,关羽微微睁开眼,锐利地眼神盯着李承,李承定定神,朝着关羽拱手,“敢问将军,汉中王和将军,是何等关系?”
费诗很是无奈。
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知道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对于黄忠的后将军任命,就连署理大司马府事的诸葛孔明也表达了一定程度上的质疑。
他对汉中王提出过:“黄汉升的功劳,是从入川这么一路打出来的,特别是在汉中之战,赫赫战功,不仅是为臣所见,就算是张马赵等人,也是同生共死一同征战,自然是不会有异见,可美髯公在千里的荆州之外,不能亲眼所见,如今将汉升老将军和美髯公同列,只怕是荆州那边难以服气啊。”
汉中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拿定主意的事情,就绝不会更改,于是才让自己个出使荆州来宣布命令和安抚,“公举!”费诗还记得临行前汉中王对自己的嘱托,“化解不满,调和益荆,一统军心,这一次就看你的了!”
若是如此就回去,如何能交差?
大帐外的狂风突然之间变得轻柔和缓起来,只是空气之中的水汽变得越发的多了起来,并随即响起了隐隐的雷声。事情陷入了僵局,竟然无人打破,偏生这个时候,有人不知死活开口了:“汉中王和汝,是何关系?”
“汝问的话,乃是何意?”关羽有些不悦,世人皆知自己和汉中王的桃园结义,汝这小子,想问什么?
“小子只是有些糊涂罢了,”李承定了定神,振作精神,对着关羽笑道,“都知道昔日汉中王从涿郡起兵剿灭黄巾,将军就已经跟随汉中王了,论起资历来,如今汉中王驾前,无人可比;论起功劳来,更是战功赫赫,也是无人能比。既然如此的话,小子就好奇了,敢问一句,在将军心中,汉中王和你,是何等关系?”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