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公过誉了,荆州人再厉害,也还要顾及乡里,若是离开了这荆楚大地,到了哪里都成不了气候,”潘濬笑道,“卧龙先生非算是纯粹荆州人,乃是客居襄阳,和吾等荆州土人,非一样也。”
汉承秦制,除却最高级的列侯之外,其余的爵位都是可以降一等世袭,直到最后一档就自动消灭,李承的这个大夫之爵,乃是第五档,这样的话,可以往下传承四代,虽然最下面的几档俸禄不多,但多少也是个补贴么。
家里以后子孙后代若是落魄了没有收入来源,也是可以拿着这些世袭减等的俸禄粮食来补贴家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汉武力值最盛,大家伙都知道,特别是两汉两京的良家子们,知道自己出生入死,赚下军功爵位,子孙后代足够可以享受到大汉的福利待遇而不至于流离失所。
当然近些年由于东汉朝廷财政紧张,民不聊生,朝廷的战绩也是一败再败,再加上旧日的军功爵位承袭待遇的制度虽然在,却已经无法再实行,从军成为了抓壮丁,所以世人都认为从军是一种危险之事,玄德公在荆州,却已经悄然恢复起了二十等军功制度,当然,财政依然紧张,但多少关键的人物,都因为军功分配到了爵位。
没想到自己个还没有结婚,竟然就为了子孙们赚了一点福利,虽不至于说像是列侯那样不减等而与国同休,但是能够有这样的待遇,李承还是很高兴的。
李承受了命又有了爵位,接下去就是重头戏领字了,男子成年,该有字,糜信那个“守约”提前有贵人给取了也是可以,不过一般大汉男丁,都是冠礼的时候由尊长赐给字号,这事儿是赵襄来办的,她要李承放心,自己一定办好。
赵襄办事素来稳妥,李承自己个原本是想着要请廖立来赐字,他虽然狂傲,但名气不小,也是荆楚士人翘楚,再者请庞德公来取也行,只是赵襄说一定还有更好的安排,故此李承也没有自己作主张去。
李承自己个的确还不知道会是谁给自己取字,也不知道是取了一个什么字,这一次是糜芳上前来,告诉了李承,“李君,是孔明先生,给汝取了一个字号。”
嚯!居然是诸葛亮给自己取了字!李承大吃一惊,今日的惊喜也真的太多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惊喜来的更大。如果算起来,廖立其人不合群,庞德公又太老了些,如今在荆州名声不太显赫,倒是真的只有卧龙先生,
“不敢问太守,卧龙先生,给吾赐了什么字?”
“继之。”糜芳告诉了李承,“孔明先生希望李君可以继往开来,承继大汉之荣光,吾辈之伟业!”
承和继,原本就是近义词,而诸葛亮的寓意更好,希望李承继承大家伙的志向,朝着未来继续走下去。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虞翻才学过人,又精通周易之卦,“此字极妙!”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