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在赵襄看来,李承的心中,也拥有着无限夸张的想象,也不知道是心中为何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又心生期待,如果李承描述的那些事情如果都实现了,该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两人还一起练了剑术,赵襄果然是得到了赵云的真传,除却力气偏小,不够势大力沉外,角度、精准和眼界都比李承高上了不知道多少,两人虽然拿着木剑比划,可李承一样是被杀的呲牙咧嘴,身上都是乌青。
谢球笑眯眯地在一旁看着两人比剑,打了一阵李承又被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后,又马上指点一二,好像是后世的击剑比赛一般,还有教练场外帮助,如此有人帮助,没几日,倒是也能和赵襄打的有来有往了,但是也仅仅在于比剑时候有来有往,想着更进一步打败赵襄,实属不可能。
李承一直在怀疑是不是谢球藏私,不愿意把赵家剑术的精髓和奥义真的传授给自己,谢球是老于行伍之人,杀人杀习惯了,杀出了手感,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可赵襄总不是名剑客罢?就家中锻炼身体,竟然也比自己厉害,这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啊……
面对李承的质疑,谢球斩钉截铁表示绝对没有此事,“别说是吾了,就是将军素来也是不藏私的,只要是愿意学的,小兵大将或者是力夫,谁都会愿意传授给他们,可能是李司马并没有什么悟性罢……这些事情上,女郎的悟性要比司马强多了。”
得了得了,我知道自己个是普通人,犯不着你提醒我。
李承告辞赵襄,赵襄问李承,“冠礼预备在何时?”
这个事情李承想过了,“丰收节原本就要庆祝,不如等着合二为一,如何?到时候先丰收割了稻谷,庆祝了丰收节后,就行加冠之礼。”
这样一举两得,也不用闹多次,李承原本是想着随意一点,取个字号就行,可是如今他的身份不同了,而且赵襄也说过了,有人会给他取字号,家中等着就是,“太守必来,其余的吾瞧瞧,若有合适的,也一并邀请来,”
赵襄给李承撑场面不留余力,“潘治中,李君还未见过?若是他能来,一定是最为轰动的。”
其实李承更想着请关羽前来,但是这话到底说不出口,而且李承现在是荆州军的中层军官,邀请老大前来参加自己的成年礼庆祝,特别是在明知关羽已经要准备北伐诸多事情的情况下,似乎不太礼貌。
不过潘濬真的能来,也足够是让飞鸟庄上下十分荣耀了。
“治中能前来吗?”李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主理荆州大小事务,日常必然繁忙,吾这样的小事不值当也。”
“李君何必过谦?如今汝可是荆州一等一的年轻俊才了,”赵襄举起衣袖,捂嘴笑道,“文采风流,计谋出众,箭射曹仁,临危不乱,真不愧为少年凤雏也!”
李承干笑,“误射,误射罢了。”
等回到了飞鸟庄,那个道士诺载和华洵一起就在李家门口的桑树下等着,见到李承回来,一起拜见,李承见到这些人,简直无语到了极点,那张清的确是脑子好使,不仅迅速地整合了五仙教,当上了教主,更是用好了李承的理论,想要去整合五斗米和太平两道,他用的就是三生三世和三清之论。
不仅如此,更是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来回报李承构建整套理论的大恩:那就是李承乃是太上老君一丝分身转世投胎,为解救世人下凡,庇佑明君治理天下,让万民都过上好日子。
如果不是太上混元教主下凡历劫,这小小少年郎李承,如何能懂这么多东西?什么一气化三清,什么上一世和下一世,还懂得如此多的东西?他心中所记,笔下所写的,必然是无上道法,《太上道经》!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