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方面,那就是寸步不让了,特别是军械方面,李承不太懂炼钢之法,所以现在也没办法自己炼钢铁,就算是当了别部司马,也不能够擅自来打造兵器,这是绝对犯忌讳的事情。
南郡太守等于是廖化主簿的上游单位,一应军械,除却荆州军自己锻造的之外,其余的都要由南郡太守府来提供,这里头就大有说法了,李承虽然这个时代之中第一次料理这些内容,但两千多年下来,里头的门道是差不离的。
李承熟练得很,老杨公十分佩服,“若非知道李司马才履新不久,老朽一定以为,司马在公门之中当差多年了。”
李承把其余的东西都对了一遍,只是和老杨公关于两个府库的东西还无法确定,一个是一些盾牌、长刀、长枪等一万三千九百六十余件的城南仓库,一个是在公安城放着的云车、楼车、战车等大件装备一千三百余件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这两个东西里头的收支派取写的混乱,看上去不太正常。
李承提出了意见,“这些东西多少,留多少,实际多少,吾要查看过了,再签收才好,老杨公切勿气恼,这不过是小心些才好。”
“司马说的极是,这两个府库也只是作为临时堆放之用,整理出来尚需时日,故此太守府会先清点完毕后,再和司马交割,不过这两个府库的东西,也只是预备之用,其余的已经尽数发到了军中。”
预备之用的话,那就是不需要很着急了,李承点点头,“请老杨公抓紧时间,如今万事俱备,就等着命令了。”
两人都是军政部门之人,所以相互之间也不隐瞒什么,老杨公好奇问道,“如此的话,真的要北上讨伐曹贼了?”
不然你准备这些东西来做什么。
“倒也没有这个预备,只是例行其事罢了,”李承笑道,“吾升了官,又和糜守约交好,主簿觉得吾来太守府,打交道更方便一些。”起码不会被闭门不见,对接起来方便一些。
就算是要被人知道是北伐,这个事情也不该由自己嘴中说出去,毕竟兹事体大,蜀中还没有来军令,也并无明面上的事务要分派给地方,这个事情只是例行公事,不过就是李承认真了一些,对着军需内容一一核对,不愿意稀里糊涂地拿一些没用的废料回来。
上次李承来太守向糜芳告状的时候,老杨公恰好南下去了长沙郡访友,不曾遇到过李承,今日交谈之下,老杨公觉得这位别部司马绝非是外界所言只是懂作诗喝酒之辈,更多的恐怕在这些公务上,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谈完了正事,李承又拜托老杨公,“家父昔日为襄阳守门吏,后来又到了江陵城继续守门,先父在时,常觉得乡土之人最是亲厚,可惜战乱频频,许多乡人都离散了,也不知道是能从何处找回。”
“此事倒也简单,”老杨公心下在想着旁的事情,听到李承这么提起,于是就随口一说,“户籍都有登记,襄阳南下的人,都登录在册的,此事倒也简单。”他又要亲自带着李承前往户籍管理处来料理此事,但被李承谢绝了,“此乃小事,如何能够劳烦杨公,吾自去就是了。”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