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和赵廖二人忙送了出去,李承目瞪口呆,这样的历史大名人就这么寥寥几句,就走人了?就算是对自己并不感兴趣,可对着关平这個儿子总要多多叮嘱几句吧?
关平难道并非关羽亲生的?
这样的场面好像太单调了,自己都还没来得及和他说几句话,而且自己刚才的确心神被夺,说了几句话就被关羽的气势所压,压根就说不出话儿来。
说起大人物,李承也见过几个,廖立糜芳习珍等人,都是二千石的高官,可论起气势来,无人能比得过眼前的这位义薄云天,忠义典范的关云长。
关平回了来,脸上红光满面,“今日大人肯来,实在是吾之荣幸也!”他见到李承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脸色,又解释道,“大人素来不会过问吾之事,偶有军务交代,也只说事,今日已经是极为难得。”
得了,还是自己瞎操心,看来这个时代之中的父子亲子关系和后世之中不以言,严父一定是不会对着儿子有什么关爱的语言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概率是这个时代乃至于中华两千多年来的亲子育儿流行风。
而派了赵累跟着关平,富有经验的老将压阵,也是起着一个传帮带的作用,防止关平一个人独立行事,热血涌上头,脑筋一热,要做出攻打襄阳、活捉曹仁的惊天举动来。
关平对于自己父亲的到来极为兴奋,李承想着别的事情,也没有泼冷水,倒还是廖化先提问了,“此去如何行止,坦之可有了定夺,都督虽与汝同去,可一应事情都要汝自己个拿主意了。”
他是料理军需和物资调配之官,故此他要问清楚关平想要什么,而关平显然有了打算,“吾要带着水师船只同去,大船六艘,小船二十,此外还要粮草若干,”他报了一个数给廖化,“吾带上士兵三千人,再加上李郎君这里二三十人,足够用上十五天了。”
“若是只十五天,恐不够,”李承提了一点小意见,他自从知道了要去北上当差的具体内容后,脑子就一直在疯狂的转动。
所谓天下有变,强弱力量发生了微微的松动,那只是在大局,在战略上的改变,而若是实际上的内容,不得以做好万全准备,大喇喇的觉得曹操反正不在司隶不在许昌,就可以肆无忌惮,不做好准备工作,曹仁肯定会好好教你做人。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