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两汉没有文字狱,如今朝廷的掌控能力很弱,不然就单纯这句话,不杀你蔡家个满门,那算是皇帝心地仁慈了,李承默默吐槽,而在刘玄德的治下,南郡太守置办的筵席上,有人如此大喇喇的说出了这个涂高之言,可见汉室衰微于何等地步了。
李承奇道:“吾很不解:若是蔡兄觉得应验于曹魏,为何不北上投靠之?须知长江虽然广阔,却无加盖啊。”
蔡菁又是语塞,恼羞成怒道,“此乃蔡家家事,又是吾自己之事,无需李郎君操心!”
得了吧,李承心里暗暗吐槽,你是觉得自己个才干过人,蔡家又是豪门望族,自己巴巴得跑去曹操跟前自荐,太过丢人,觉得自降身份吧?最好是曹操来你家门口再来一出三顾茅庐,如此的话必然会感激涕零,勉强出山?既要又要的想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是矫情可恶,可真的会害死人的哟。
这些内心话就不说了,只怕是说出来蔡菁又要暴走,李承是很和气的一个人,时常与人为善,非必要,绝不打脸。
“若是论起谶言来,吾倒是听过一个别的,却不知道诸君是否听过?”李承不回答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毕竟如果按照谶言来说,历史的发展脉络的确是曹魏代汉,号令中原,这是确定的事情,如果一直就这个代汉者涂高的内容一直在争辩,去讨论代汉者到底是谁,这就落入了蔡菁设定的议题范围,那么必然不会辩论的赢。
辩论就是在反驳对方的同时,更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去走,这才能够获取胜利。
李承抛出了新的谶言,提起了大家伙的兴趣,从光武皇帝亲自写信证明谶言为真实,就知道东汉上下无论是谁都迷信这类玩意,甚至谶言一说是成为了东汉官学里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