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李承后世自己干农活的经验之谈,更是出自于后世宋代的一本神奇农书——《陈敷农书》,在陈敷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同时因作者亲自务农而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特色。
这本书讲的主要是稻田养殖的技术,这个对于南方荆州这些湿热的田地来说,尤为重要!甚至由于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李承所知道的内容,要比《陈敷农书》要更先进一些。当然,由于科技和肥料技术的时代差距,想要完全满足李承后世之中单季稻亩产过千的想法,基本是不可能了。
但是李承也稍微给了一些预测性的想法,“若是如此如此……行法得当,一亩之出,应高于六石!”
汉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六十斤。
六石!
廖立大喜过望,他刷的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如今一亩之出,至多三、四石!若是有靠近四石,就已经是高产,若是李郎君的法子有用,这可是翻倍之数!”廖立随即想到了如此夸下海口的数字,叫人难以相信,他本来就是多疑之人,还不算是就这样相信了李承的表述,他环视左右,“李郎君家人可在这里?若是有精通农活的,还请过来一见。”
李承看得出来廖立不信,于是朝着薛大牛喊了一声,“大牛,你来!”
薛大牛来了此地,李承吩咐,“这位贵人有话问你!”
薛大牛一看就是憨厚老实之辈,廖立先问:“昨日你们收了夏粮,收成如何?”
“比以前好上许多,收成如何还不知,未曾晾晒入库。”薛大牛一板一眼的回答。
“如何肥田?可有妙法?”
“用人畜的粪便,还有杂草,堆放发酵后入田。”
廖立如此问了几句,又将自己心里头的疑惑给去除了一些,既然是夏粮还未晾晒称重,他想了想,“过几日,我要从江陵出发再去蜀中,到时候来瞧李郎君的夏粮收成如何?”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