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然看来,与千年已降那些动辄数十万控弦之士的北方势力相比,建奴的实力也就是一般般。
之所以那么猖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明军太烂了。
一万多大军,能打的就一千多,再加上从皇帝到大臣都是胡乱指挥,能打赢才有鬼。
“别想那么多了,写奏疏吧。”
孙承宗与陈然的联名奏疏,很明显非常有效力。
或者说,值得皇帝与朝中大臣们的高度重视。
两位前线的最高将领,同时表态不能用添油战术去救援大凌河堡,谁若是对此持有反对态度,再打败仗那是要负责任的。
哪怕是皇帝,也要遭受名声上的压力。
“陛下,臣觉得这等事情,还得以前线主帅的意思为主。”
“陛下,臣附议。”
有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位大佬打掩护,神色不愉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留了个尾巴“若是因为救援不力导致失城陷地,必须有人担负起责任来!”
大家都懂,甩锅嘛。
大明的各路援军的确是已经出发。
满桂带着宣大的兵马,赵率教带着蓟镇的兵马,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带着三大营兵马,高第带着三海关兵马,以及辽镇驻守各处堡垒的兵马,都在源源不断的汇聚。
甚至于,崇祯皇帝的圣旨,都送去了遥远的川地,调派白杆兵去增援大凌河堡。
这年头没飞机没高铁,考虑到时间与路程,大部分的援军都不可能赶到战场上。
同样的,陈然也不愿与太多地方的援军一起打仗。
混了这么久,他很了解客军的地位与待遇。
真正能等到的援军,其实就是蓟镇,三大营,山海关以及辽镇本地兵马。
“什么?停下了?”陈然有些不敢置信的询问“谁停下了?”
“是英国公世子。”当着人家女婿的面,孙承宗还是留了些面子的“带着三大营的人留在了山海关没来,说是驻守山海关,护卫京师。”
“嘿。”
陈然都被自己的老泰山给逗乐了“既然害怕,为何要来?”
还能为什么,打赢了分好处,打输了甩锅呗。
躲在山海关,真是个好借口。
陈然懒得搭理,转而询问“辽镇各部都集结了?”
“除了驻守各处的兵马不能动,其他的都已经在锦州集结,约有四万兵马。”
辽镇哪怕吃空饷,也有十万大军。
除了被包围的祖大寿所部,被击败的吴襄宋伟等部,能够调动的机动兵力全都在这了。
“赵帅的蓟镇兵到哪了?”
“前锋已至宁远,后续人马三日内可达。”
陈然心中计量了一番“阁老,差不多了。辽镇兵马先出兵,我与赵帅合兵后跟上。”
孙承宗不解“为何不一起?”
“emmm~~~”陈然目光疑惑的打量着孙承宗,确认他是真的不懂,这才叹气解释“赵帅两万兵,我这也有两万,加上辽镇就是八万。还有数不胜数的民夫...战场没那么大。”
大凌河堡距离锦州不远,西边是山脉,东边是大海,还有大凌河与小凌河流淌而过。
地形说不上多么复杂,可两边几十万大军聚集,在这冷兵器时代里真的施展不开。
孙承宗是真的不懂,却也是让陈然唏嘘不已。
‘以文驭武?连基本常识都没有,驭个屁!’
‘孙承宗的能力在文官之中算是不错的了,也就是这种水平。这大明丢了二百多年的江山,简直就是天经地义!’
陈然不是一定要等赵率教,主要是因为海上起风了。
他可没忘记,海浪卷走一万多人的事情。
孙承宗亲自带着辽镇兵马往大凌河堡去的时候,陈然这里也全军渡过海峡上了辽镇的土地。
他的本意是在宁远这儿等赵率教一起,可担任前锋的赵十二,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不来了是什么意思?”陈然对此表示不解“赵帅不是怕了鞑子吧?”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