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更加容易,先不提老弟本身就有对继任者的推荐权,就算是没有,凭你我二人的交情,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黄宦笑容更盛,断言道。
“既然如此,小弟便多谢黄老哥和县长的恩情了,必有厚报!”
吕衣闻言也露出笑容,暗示了一下。
“客气了,客气了!”黄宦闻言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了,连忙主动问道:“老弟第二桩事是什么?”
“二者,是想向黄老哥了解一下朝廷的察举制,如何由吏转为官。”
“哦?”黄宦闻言脸上笑意一窒,他也没想到吕衣的胃也不小,现在亭长的任命文书还没拿到呢,就已经开始想着如何跟自己一样当官了。
不过,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黄毅虽然心中对吕衣腹诽不已,但是还是一五一十的将察举制详情告知。
察举制起于西汉,中途四百年岁月变迁,到了如今已经成为了定式。
一曰岁举,二曰诏举。
岁举就是吕衣熟知的举孝廉,由郡守、国相两千石以上的要员每年固定推举。
而诏举则是由天子下诏,按照特殊的需求,如明法、勇武、知兵、治水等诉求不定期下诏令高官州郡推举,一般只有天降大灾,大害之后才会开设吗,主要负责为大汉总负责人天子擦屁股。
而吕衣的主要目标就瞄准了常例的举孝廉。
“贤弟若是想要被州郡举为孝廉,孝迹和吏治一样都不能少,这吏治评价不过是老哥动动笔的事情,不知是否有孝迹可查?”
黄宦向吕衣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察举制之后,便问道。
“我曾与舍弟为父守孝三年为乡邻所共知,不知可否算是孝迹?”吕衣略微思索一下反问道。
“哎呀,想不到贤弟还是一个大孝子呀!”
守孝三年难为可贵,自然算是孝迹,若有乡邻为证可算是孝迹可查!”黄宦闻言不由高看吕衣一眼,由衷的对其欣赏的轻轻头。
汉代以孝立国,即便是董卓这种灭绝人性的大魔王也是一个孝子。
黄宦虽然贪财,但是同样欣赏孝顺的人,这是东汉最正确的政治正确。
舍弟吕奉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