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手下伙计众多,将来还要继续扩充伙计,普通的房舍可住不下这么多人,实不相瞒,我想要效仿张氏在九原老家也建一座坞堡!”
“贤侄此事不妥呀!”张贾闻言立即劝道。
“一来,这坞堡造价极其昂贵,往往是一个家族数十年上百年的建设才逐渐建成的。”
“别的不说,就说我张氏这座小型的坞堡也足足耗费了莪张氏两三代人,足足五百万钱的投入!”
“其二,这九原不仅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更是临近长城,若胡兵入关,可谓首当其冲,就算贤侄要建造坞堡也该寻个内陆富裕的地方买地建造!”
吕衣现在不仅是张氏的财神爷,同时也是张贾的后辈,于情于理他都不能看着吕衣蒙着头往火坑里跳。
“原来是如此!多谢张叔的提醒了!”吕衣闻言恍然,但是心中却更加坚定自己了的想法。
“可是,我还是想要在九原老家建造坞堡!”
“你……”张贾看着眼前这个年轻英武的青年,不禁感到一阵阵气馁。
枉费我一片好心,这吕衣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
其实并不是吕衣性格固执,而是他故意为之。
九原地处偏远,不仅临近长城十分危险,人口也少的可怜,荒凉且不繁荣。
但是这些恰恰全部都是吕衣建设一个理想的大本营所需要的!
地处偏远那就代表着朝廷和世家大族的触须伸不太过来,吕衣建设起来就能放开手脚,不会凡事都束手束脚。
人口稀少,则便于吕衣将大本营牢牢掌握在手中。
荒凉和不繁荣,则代表着条条框框也少,方便吕衣从零开始按照自己的构思建设大本营。
吕衣现在主要靠着商贸积累资本,和之后十年后那些完全依靠农耕的诸侯有本质的区别,稳定的行商利益足以支持他完成最基础的武装建设,再说,这个时代流民和奴隶随处可见,吕衣在拥有自保后的力量后完全可以招募流民和购买奴隶来九原开垦,一样可以种田。
至于临近长城和危险,反而是吕衣发展势力的保护和借口。
胡人这么凶残,朝廷你又不能庇护我们,我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生命财产多找点看家护院的良善人家还不行了?
什么?你问我看家的护卫为何都身穿铁甲手持强弩?
开玩笑!那胡人善于骑射,我不穿铁甲如何防御他们的箭矢?
同样的道理,他们这么善于骑射,我不装备强弓硬弩如何和他们斗个势均力敌?
什么?朝廷直接不当人,说我是乱臣贼子要派遣大军来征讨我?
那好,我不玩了,直接放弃大本营,远遁草原先去欺负一下胡人。
有人斯有土,只要吕衣手中的武装力量还在,就不怕未来在汉地打不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君不知历史上,曹操东征陶谦时就被国内流浪雇佣军头子吕布偷袭兖州,打的只剩下两座县城,差点北上河北投靠了袁绍。
若非荀彧等人拼死劝阻,魏武帝纪可能就变成曹操传了。
等什么时候张角兄弟起事,董卓祸乱朝廷,我再带着胡骑重返故土,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不要怀疑吕衣的计划。
现在只要给他招募齐八百并州骑兵,就算打不过朝廷,他跑去塞外和自己的便宜岳丈联手横推附近的小型胡人部族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因此,吕衣越想就越是坚定。
“我意已决,张叔无需再劝!”
“好吧!”张贾早就在塞外体验过吕衣的执着,明白自己再劝也注定是徒劳无功。
“坞堡始兴于汉武帝汉匈战争时期,在王莽篡汉后达到了巅峰,虽然光武帝再兴汉室之后,曾颁布过撤裁全国坞堡的诏令,但是收效甚微,到了今天已经有数百年的规模了。”
“我们并州恰恰就是最先建造坞堡的州郡,而我张氏却是并州最早一批建造坞堡的家族。”
“当年先祖塞外经商之后,深感胡人的反复和凶残,因此效仿他族建设了聂氏坞堡,传承到我张这一代也足足有近三百年了!”
舍弟吕奉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